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王小帅镜头对准三线城市 红领巾白衬衫回忆童年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5月14日 14:10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王小帅把镜头对准三线建设中的人群。寂寞的小城、革命的尾声,11岁的主人公在那里目击暴力,默默成长

  本刊记者/万佳欢

  在宣布死刑的刺耳广播声中,11岁的男孩王憨正朝着刑场奔跑。但他突然停了下来,表情迷茫。

  这是导演王小帅的半自传新作《我11》的最后一个镜头。王小帅迷恋这种山里男孩特有的、无拘无束的跑动。他试图在跑动和停止中表达少年成长的一瞬:王憨在追逐暴力、恐惧与刺激的刑车时突然止步,正是在跟那个年代的暴力行为说再见。

  在《我11》的其中一款海报上,王小帅穿起白衬衫、戴着红领巾,与同样装束的小男孩一同上镜。这部影片几乎讲述了王小帅自己的童年故事,但并不仅仅是一部儿童电影:随父母迁居至三线城市的王憨似懂非懂地目睹了文革结束前的仇杀、恩怨和性,导演希望还原这些元素给孩子心里留下的烙印。

  它仍然是一部极具王小帅风格的文艺片,就连上述奔跑的一幕,都让人想起法国新浪潮电影大师特吕弗的处女作《四百击》著名的最后一个镜头——朝海边奔跑的男孩也戛然而止,留给观众一张迷惘的脸。

  玻璃球 捅炉子 缝纫机

  这也许是王小帅最为看重的一部电影。1990年代初刚毕业时,他就写出了这个关于“三线”生活的剧本,名为《十一朵鲜花》,意思是十一岁的“祖国的花朵”。为了支援三线建设、响应“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王小帅出生后5个月便随父母从上海迁居贵阳,在三线工厂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1997年,王小帅在自己长大的贵阳光学仪器厂选好了一片老楼作为拍摄地,甚至已经建好剧组。

  相较之下,最初构想中的《我11》拥有更大的故事框架:时间跨度从1970年代一直到1980年代,囊括三线厂后来发生的变化。然而,由于“各方意见不合”,剧组宣告解散,没了下文。7年后,王小帅把这个搁置起来的剧本拆分成两个,将后半段先拍成了电影《青红》。前半段一直搁置。

  看着1970年代的建筑一点点被拆毁,2011年,焦急的王小帅终于有机会重拾那个故事。他在重庆万盛区的一个废弃兵工厂里修复原始场景,甚至花钱在半山腰上重置了一条街道,那里有标语墙和巨大的毛泽东像。

  跟《青红》类似,《我11》里仍然包括三线工厂里想回上海的父亲、被人凌辱的女儿——她的扮相与青红极为相似,也囊括了广播体操、上刑场等元素。对那个时期西部三线城市特有的琐碎细节,王小帅不吝篇幅地加以堆砌。小孩们胸口挂着旧式铝制钥匙、父女住所的门上用粉笔写着“大坏蛋”、小孩们放学后在路上玩玻璃弹球……导演甚至亲自教小孩们做广播体操、捅炉子、淘米煮饭,教饰演妈妈的闫妮使用缝纫机、搓煤球。

  同时,王小帅把对三线生活的表现视角转换成了11岁男孩的眼睛,“不能太越过小孩所能知道的某些东西,要给人一种朦朦胧胧、似有非无的感觉。”王小帅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即使拿捏分寸并不容易,他还是希望通过细节把故事的背后放大,能让观众感觉到当时的社会大环境。“虽然我认为孩子的成长跟政治无关,但整个社会环境还是会让他多多少少受到一些熏染。”王小帅说。他更希望表达个体命运与社会变化的密切关系,观众能通过电影回想起自己的11岁。“无论是家长、周围气氛、电视,社会事件都会在你心里留有印记,”他说,“社会变革能帮助你在某方面获得感知,甚至影响到你心理和生理的变化。”

  “我没踢你啊!”

  1970年代,王小帅跟三个小伙伴坐在楼前玩耍,忽然看到一个逃犯跑过来,警察在后面开枪追击。好奇的小孩们不远不近地跟着,逃犯被抓后,几个胆大的小孩还凑上去踢他。王小帅没有上前。逃犯回过头来,看了他一眼。这一瞥让他害怕起来:逃犯会不会回来找我?他甚至想上前跟逃犯解释,“我没踢你啊!”

  这次印象深刻的目击成为《我11》中最重要的情节,其中还包括了王小帅小时候另一件难忘的事:他刚穿几天的新衣服掉进河里弄脏了,怕回家被妈妈发现,只好自己在河边等它晒干。

  王小帅把《我11》称作“半自传电影”。除了那两个细节,男主人公王憨跟他小时候一样担任学校广播体操的领操,而舍不得布票给王憨做新衣服的妈妈、教他画画的爸爸、妹妹与三个小伙伴的设置也几乎完全拷贝了王小帅的童年生活情况。

  他一直对拍摄自己的真实经验很感兴趣,从《青红》开始,他就有了拍摄“三线”题材“自传三部曲”的想法——在完成《我11》的拍摄后,王小帅愈发意识到第一代“三线职工”已经慢慢变老,因此拍摄了口述式纪录片《三线人家》——不口述也没办法,因为毫无关于三线生活的纪实性影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好留下一些后创作的影像。给几代三线人留下一点东西十分必要。”王小帅说。

  事实上,他对反复拍摄同一题材的影片颇有些担心——在如今这样的社会氛围里,老做这种带有个人色彩的东西会不会不讨好、不知趣?他不想成为祥林嫂。假如顺利,王小帅的下一部“三线”题材影片将涉及到当下生活,包括更多的人物命运,更广阔的触及面和视点。

【编辑:蒲希茜】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