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搜索》陈凯歌:中国电影已远离现实太久

2012年07月13日 13:51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搜索》陈凯歌:中国电影已远离现实太久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近年,中国导演制作出的片子自觉或不自觉地向两极分化:一边是以炫目、特效、明星、粉丝为卖点的商业大片,在用视觉盛宴换取票房之后所能留存下的不过是浮华的灰烬;另一边是知识分子孤芳自赏式的艺术片,这些电影大多沉浸于导演的私人经验,他们固执地用远离大多数观众真实生活的故事传达个体记忆,观众只能用脚投票,然后让电影在小圈子内留下轻盈的回声。

  在这两者之间,即使偶尔可以看到一两部与现实相关的影片,比如《失恋33天》或《飞跃老人院》也不过是对沸腾的生活拂过皮毛。他们谈论年轻人的爱情与别离,工作与压力,以为这就足够深刻、足以打动观众。实际上,这些粗浅的涉猎还不如某些电视剧来得尖锐。观众只能感到被嘲弄。

  电影有两种功能:让人深思和供人娱乐。艺术片最大限度面对现实,切入当下,锐利且冷静,这是严肃导演的使命。可复制的娱乐片理应尽可能严谨,即使观众知道一切只是虚幻的泡沫,也必须让他们在光影中感到真实,这是造梦者的职责。而中国导演却始终在二者之间摇摆,显露着骑墙的姿态,最终均不得要领。

   回到现实才是中国导演的出路,至少是一种选择。现实或许坚硬、残酷,但毕竟生机勃勃。现实题材或许敏感且难以操作,但这才是电影的心脏,不可或缺。

  陈凯歌曾经以关注现实和反思精神成就自身,但中途却也走出太远。此次的《搜索》算是回归之作。我们必须承认,以陈凯歌的江湖地位和中国电影所面对的境况,这部作品无法像手术刀般冷静且精准地与现实相对。与生活本身相比,电影已有些妥协的态度,但毕竟已算作一种努力。

  “最不”陈凯歌

  《搜索》是一部都市浮世绘般的现实主义影片。它虽然无法像现实本身一样残酷且凌厉,但毕竟已切入现实

  本刊记者/万佳欢

     一个美女白领在公交车上拒绝给老人让座,更拍拍自己的大腿:“不然您坐这?”

    这一幕通过媒体和网络传播后,迅速引发了一系列蝴蝶效应式的波澜:诸多网友主动参与口诛笔伐,更多人则被动裹挟进事件中——理想主义的调查记者、一根筋的实诚男青年、春风得意的公司老总、情感危机的阔太太、想升职的电视台小助理……甚至连他们生活轨迹都纷纷被这个事件所改变。

    陈凯歌的新片名为《搜索》,但其意不全在网络暴力,而更在于描绘当代社会的各色人等、世间百态。

    从十年前的《和你在一起》至今,历经玄幻题材的《无极》和历史题材的《梅兰芳》《赵氏孤儿》,陈凯歌再次将目光投向当下社会。

    《搜索》的故事聚焦于如今网络时代中最具争议性的人肉搜索问题,触及到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尖锐话题。但陈凯歌这次只发问、不说教、不作结论,打破其以往电影留给观众们的严肃与精英姿态的印象,以较为轻松的氛围拍出了一部“最不陈凯歌”的陈凯歌作品。

    “我们当时觉得还蛮有做头的”

    2010年9月,新丽传媒公司的文学策划团队在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的入围名单上发现了一部叫做《网逝》的网络小说。

    这一年,鲁迅文学奖首次邀请网络文学参与评奖。在评委们艰难地对各文学网站踊跃送交的31部参赛作品进行遴选后,《网逝》勉强成为该奖项130部候选作品中唯一一部网络文学作品。

    小说最早发表在盛大旗下的晋江文学城时还叫做《请你原谅我》,讲述了两个女人被网络暴力及媒体暴力逼死的故事:白领叶蓝秋在获知自己患有白血病、即将死亡后,情绪低落,在公车上拒绝给老人让座,从而被媒体大加讨伐、更被网民人肉搜索。叶蓝秋跳崖自杀、真相大白后,报导叶蓝秋事件的记者陈若兮反过来成为网民们的靶子,被逼至失业乃至跳楼。

  评委们的选择或许是出于小说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而新丽传媒方面则发现了这个故事搬上大银幕的巨大潜力。

  “除了反映社会各阶层的生存状态,小说拥有非常复杂的情节和人物关系,写得比较极致,非常有戏剧性,情节紧凑,悬念也很足,不像其他小说那么水。”新丽传媒董事长曹华益这样对《中国新闻周刊》形容看中该小说的理由。

  他迅速通过盛大文学买下小说的影视改编权,之后便计划将它推荐给一些导演。给陈凯歌送去后,新丽传媒还预备了一张合适的导演名单,其中包括拍摄都市类题材作品更多的导演冯小刚。

  没想到,还没等曹华益把故事送给别的导演,陈凯歌就先看上了。一个星期后,陈凯歌方面给出了肯定的回音。按照制片人陈红的说法,拍完《赵氏孤儿》后,找上他们的题材、剧本都很多,而她和陈凯歌对这个题材有“高认可度”。

  “(小说里)有富豪,有媒体人,有职场菜鸟,各色人等,有点像都市浮世绘;此外更有人和网络之间的关系,由一个不起眼的小事引发蝴蝶效应,把所有人的生活卷入其中,”陈红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我们当时觉得这个核心不错,还蛮有做头的。”

  双方一拍即合,影片的创作立即提上了议事日程。曹华益找到曾创作《北京你早》并参与编剧《十七岁单车》等影片的唐大年,后者被告之,自己将与陈凯歌合作,写一个暂定名为《人肉搜索》的电影剧本。

  “一个加害别人的女记者反过来成了一个网络的受害者……” 即便认为小说写法比较通俗、有很重的网络小说痕迹,唐大年看完小说后,还是兴奋于其网络暴力题材,“现代人有很大一部分精神世界与网络紧密相关,这就是生活的现实。”唐大年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事实上,《请你原谅我》除了具有良好的故事改编基础,更重要的是为乐于拍摄当下题材电影的创作者提供了一个新鲜少有的故事角度。

  “中国电影现在处于一种很焦灼的状态,不知道该拍什么样的电影。比较有现实性、话题性的当代题材电影太少了,有也是轻喜剧居多,”唐大年认为如今当下题材的电影作品在找角度方面十分困难,“既想拍点有意思的内容,又要审查通过,又要有市场,几个限制会让选择变得挺窄。这个小说就挺适合的。”

  “现在总体来说都比原来显得要‘真善美’了”

  在剧本写作前,陈凯歌与唐大年就如何改编小说聊了十几次,“能想象吗?第一稿出来之前,我们讨论的时间至少在200个小时以上。”陈凯歌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他们一致认为,原小说有些过于阴暗。由此,第一稿剧本去掉了与叶蓝秋有感情前史的医生角色,一些表现警察、电视台、网络等方面过于负面的内容被去掉;叶蓝秋跟杨守诚的情感从雇佣关系开始一步步推进,变得更为合理;而叶蓝秋的老板沈流舒则被重塑为一个“资本的代表”。

  此外,他们一开始试图多围绕网络暴力本身进行表现,但在讨论的过程中,“重点也有所偏移”。最后影片表现网络暴力对人影响的内容不算太多,更多的情节集中在几组人物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关系方面。

  “也是有点阴暗,因为网络虽然有很多负面的东西,但其实还是有很多积极的方面,大家能够更自由地发言,带来更透明的信息,要是一味强调网络的阴暗面也不是特别合适。”唐大年说,“我们一直在摸索怎么能让这个故事和人物最为成立的方式,也许最后跟初衷不是特别像。一开始是这个目标,后来走着走着觉得这个目标并不能完全立起来,就偏一些、找另一个目标。”

  随着讨论的深入,“人物之间更冷酷一些”的第一稿剧本又进行了一轮修改,原来保留的陈若兮被人肉搜索、被逼跳楼、成为又一个网络暴力的牺牲品这个沉重结局被去掉。

  与原来相比,成片中的其他人物也变得更为阳光。沈流舒的太太莫小渝怀疑叶蓝秋与丈夫有染后,并没有像小说里那样跟陈若兮勾在一起,发表污蔑叶的帖子;陈若兮也由小说中媒体暴力的代表转为一个极度理想主义的新闻人,更为积极、正面。

  “现在总体来说都比原来显得要‘真善美’了,每个角色都有变好的趋势。就连剧名也从《人肉搜索》改为《搜索》,“我估计跟审片有关系。”唐大年说。

  《搜索》的创作过程的确小心谨慎。陈红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你要按原小说,审查肯定通不过。”

  在电影立项之初,电影局有的领导看过小说,提出这故事里“没有一个好人”。得知他们要拍这个涉及到电视台、媒体、网络暴力的故事,有的领导“蛮警惕的”。

  一般的电影有了故事提纲就可以送审,但《搜索》按照要求,给15个审查委员提交了15份剧本。“大家都没有选择沮丧,而是积极地去生活、重新开始,所以大家看了这个片子不是悲伤,而是有一些温暖或感动,这确实是导演处理的功力比较好。”曹华益说。

  除去审查因素,陈红表示自己和陈凯歌都非常不喜欢原小说恶的东西。“人和人之间极度的报复、放弃、灰暗,我觉得太极端了,”她说,“导演传递温暖向上的东西,我觉得这是一部有关女人尊严的片子,每个人都在搜索自己的内心和自我发现。这并没有减弱尖锐性。”

  在唐大年看来,结尾的改动也有一些剧情发展方面的考虑,“跳楼什么的是更有冲击力,但剧情本身推不到那程度,人物内心的合理性不太足够,真实性也不够强烈,好像是为戏剧性而跳楼。”

  “他拍得非常轻松、非常喜感,也不雷人”

  几轮提前看片会下来,《搜索》得到了不错的反响。

  陈凯歌的电影历来在拍摄诚意、演员表演、摄影、美术、音乐等方面都有所保证,而在两个小时的观影时间内,媒体、影评人和院线经理发现这次的故事极易让人入戏。

  对于很多熟悉陈凯歌电影中惯常的大结构叙事、深省式主题的观众而言,这部并非加以道德性评判或俯视性说教的影片是难得一见的陈氏作品,“甚至有人说陈凯歌拍了一部冯小刚式的电影”,曹华益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据曹华益介绍,一些院线经理对这部影片非常喜欢,甚至想把它推荐给自己的亲友。他这才算是长出了一口气——实际上,由于陈凯歌影片此前十分鲜明的严肃风格,他在开拍前对最后的成片效果有点担心。“凯歌导演确实给了我们一个莫大的惊喜,”他说,“他拍得非常轻松、非常喜感,也不雷人;看完以后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

  “有意想要接近当代人的生活时,过于严肃未免显得有些奇怪,容易显得有点装,”唐大年写剧本时就提醒自己,写作上应该带一点自嘲的精神和荒谬感。他认为,这个故事只是网络上一件很简单的事,“戏本身的内涵并不是特别重要、不值得去特别探讨,还是要把故事讲得更流畅、更有风格,用心去想人物关系怎么更有意思。”

  尽管如此,在现实主义影片缺席影坛多年、现代题材影片又大都拍成小格局浪漫爱情或恶搞喜剧片的背景下,《搜索》已算是其中少有的涉及到社会问题的影片。

  在评价自己十分喜欢的伊朗现实题材电影《一次别离》时,陈凯歌对《中国新闻周刊》强调,“伊朗这么好的电影,拿到中国市场肯定不行。也许一些发烧级的影迷会喜欢,但中国主流观众对伊朗电影的这些累累硕果并不一定能够买单。”

  在唐大年看来,并不是导演们不想去拍摄现实题材的影片,而是票房等因素使大多数创作者望而却步,“拍文艺片票房肯定是不行,拍类型片呢,类型题材又不成熟,”他说,“《搜索》按类型片的话只能划作剧情片,但好像又不算。”

  7月到8月的影院排片似乎有打破现实主义题材影片缺席的趋势。除了《搜索》,另一部反映社会问题的现实题材影片、由高群书执导的《神探亨特张》也将于7月上映;同时,改编自新闻事件、去年爆冷夺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狮奖的蔡尚君作品《人山人海》也传来了上映的消息。

  但陈凯歌认为,三部影片在同期上映只是一个巧合,并非中国导演向现实主义影片领域迈进的集体意识表现。

  无论如何,《搜索》在面对市场时具有先天优势,即陈凯歌作为中国顶级导演之一所带来的影响力与号召力,这使得影片获得了其他导演无法企及的明星、资金等各方面支持。据曹华益透露,在现代题材电影中,《搜索》无疑算是大成本投入。

  参与过票房黑马《失恋33天》投资的曹华益认为,《搜索》与《失恋33天》有很多相似之处,譬如“都是身边的故事、身边的人,都反映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但前者“反映的世界更为广阔”。 ★

  (实习生祝伟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罗攀】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