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娱评:当暴力衍变成文化 蝙蝠侠蜘蛛侠成浮云

2012年07月21日 08:58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能带给观众感动、快乐、幸福,同时它也可以带来愤怒、痛苦和悲哀。

  这次发生在影院的枪击案,无疑不是一种讽刺,因为当晚首映的影片《蝙蝠侠前传3》属于PG-13级影片,即是因为影片中存在暴力或裸体、吸毒、脏话等镜头,13岁以下儿童需要由父母陪同观看。限制级别的目的,无疑是怕影片中的暴力镜头会对未成年人的思维方式产生影响。但不仅仅是电影,在美国,电视、音乐、电台都成为公认的暴力文化盛行的源头。即便是挂上限制级的标签,但对于处在青春期叛逆期的未成年人们,总会找到办法接受枪和血的洗礼。

  艾米纳姆、玛丽莲曼森、索德伯格、罗德里格兹,这些在好莱坞大道上星光夺目万人敬仰的歌手、导演们,他们头顶除了才华的金光同时也有标志着暴力的翅膀。动辄白金销量、过亿票房的背后,无疑是美国暴力文化产业的重要体现。

  受到文化开放的影响,当今的美国中青代人群属于自我意识非常强烈的一代人,他们中很多人漠视他人的存在性与合理性,以主观意识判断世界为主要依据,当社会和行为与自身主观判断形成极大反差的时候,极为容易衍生出极端情绪和行为。这种非理性的犯罪,成为近10年来美国社会枪击、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

  加之美国社会枪支泛滥构成了重大枪击案件出现的完美环境。美国著名纪录片导演迈克尔-摩尔在抨击美国枪支泛滥的纪录电影《科伦拜恩的保龄》中曾经向全世界展示了在美国买一把枪有多么容易,甚至在某些银行的促销活动中,办理信用卡就可以获赠一把手枪及子弹若干。

  除去文化阔度和枪支泛滥之外,电影及行业对于暴力、变态、凶残的反面人物的过度描写也存在着愈演愈烈的情况。希斯-莱杰、哈维尔-巴登、安东尼-霍普金斯,这些名字都曾经被雕刻在奥斯卡奖杯上,而将他们送上金像奖王座的却全是变态杀人狂的反面角色,这些关注背后最深的受毒害者就是公众。

  或许,电影无疑成为一种“无辜的帮凶”,然而在法治、道德、行业相对健全的美国,即便是有严格苛刻的分级制度,电影等对于公众价值观和社会秩序的影响都如此强烈,何况其他呢?当暴力还只是暴力的时候,法律、道德、善良是治愈毒瘤的良药,而当暴力变成一种文化的时候,到处都是“哥顿市”,那不得累死蝙蝠侠!(

【编辑:张曦】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