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鉴宝节目屡造假炒作博眼球 广电总局发整改限令

2012年08月06日 13:28 来源:西安晚报 参与互动(0)

  短短几分钟,“专家”绕着藏品走一圈,掂掂瞧瞧,便能做出真假判定;在观众和藏友的惊呼声中,主持人一锤击碎赝品……这是电视上鉴宝类节目经常出现的场景,情节之紧凑起伏堪比戏剧。

  近期鉴宝节目屡被曝光的不可信及背后猫腻,更让观众忍不住大呼:“这哪儿是国宝,这分明就是个淘宝”、“这哪儿是西周的,这分明就是上周的!”

  在鉴宝节目连番上演“献假货、乱估价、演员门、干爹门”等闹剧之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文物局日前就“进一步加强文物鉴定类广播电视节目的规范和管理”发出通知,连出七条限令——不得在节目中编造文物流传故事、诱导“持宝人”杜撰虚假收藏故事,不得由演员扮演“持宝人”,不得暗示或要求专家修改文物评估结果、高估文物市场价格……

  【1打假货】

  限令1:节目中出现的用于鉴定的文物必须是以合法方式取得的文物,也必须是法律规定允许买卖的文物。文物拍卖图录文字严禁使用“罕见”“仅存”“国宝”。

  【荧屏扫描】

  西周的少,上周的多

  去年有一则新闻令文物界蒙羞——5位国内顶级文物专家隔着玻璃将一件“金缕玉衣”估价24亿元,“玉衣”主人以此骗取银行贷款6亿元,东窗事发才被踢爆这一“天价宝物”竟是其自制,而专家们集体“走眼”则是因为收了几十万元鉴定费……其实,类似放卫星般的估价数字游戏,经常在电视鉴宝节目中发生:一件乾隆年间的青花瓷器,嘉宾甲作价30万元,嘉宾乙估值200万元,而最终专家给出500万元。伴随一组组天文数字,观众难掩躁动,收视率节节攀升。

  近年来随着收藏热的升温,电视上的鉴宝类节目越来越多,央视的《鉴宝》(已停播)、《寻宝》《一锤定音》,北京卫视的《收藏秀》,广西卫视的《收藏马未都》……据不完全统计,各频道的鉴宝类栏目现有20档,在最高峰时曾有50多档。节目密度如此之高,哪有那么多“宝贝”拿来鉴定?有网友调侃:“西周的少,上周的多。”

  【业界解读】

  “很多藏品都是高档赝品”

  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山东分会会长、山东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陈玉泉在受访时曾表示,有些鉴宝节目中,又是砸又是敲,看着热热闹闹,但实际上有很多外人不知的操作手法。节目中的不少藏品不过是高档赝品,拿出来评估是为日后变现打基础。有知名鉴宝栏目的编导曾给陈玉泉打电话:“你那有想上电视的老板吗?×××元一次,只要东西不太难看就行。”所谓别太难看,就是说只要别太假、看不过去就行。

  【2打专家】

  限令2:文博工作者不收藏、买卖文物,不违规占用文物及资料,不以职业身份牟取私利。

  【荧屏扫描】

  鉴定的少,吹水的多

  经过鉴宝名家评估、花387万元买的一只宋代汝窑碗竟然是赝品!去年,北京刘先生起诉鉴宝名家、央视《寻宝》节目鉴宝嘉宾毛晓沪,称毛晓沪的鉴定造假使他上当,要求返还387万元货款及损失209万元。毛晓沪事后召开发布会澄清,否认认识刘先生及仿制售卖该物件。事件至今虽无定论,但对鉴宝节目专家的质疑声已日渐高涨。

  比起身份更让观众怀疑的,是专家鉴宝的方式——“专家”们无需对文物仔细观摩、对照标本、查找资料,只需瞄两眼、摸一摸,便能神速判断此物是该砸还是该捧。

  【业界解读】

  “遴选无标准,鉴定无程序”

  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张延皓看来,很多电视鉴宝节目中存在“文物鉴定程序不够严谨,鉴定专家水平良莠不齐”的现象。节目制作方遴选鉴定专家时缺乏标准,很多所谓的鉴定专家缺少必要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少数甚至是混迹于文物市场中的古玩商,因此节目中经常出现文物真假不分、价格大起大落等情况。

  【3打演员】

  限令3:不得在节目中编造文物流传故事,不得诱导“持宝人”杜撰虚假收藏故事,不得在节目中由演员扮演“持宝人”。

  【荧屏扫描】

  献宝的少,耍宝的多

  时下鉴宝节目的娱乐性丝毫不比相亲、职场节目差——每个带着宝物来的人,都有“一段古”,吹得比《盗墓笔记》还精彩;每一个主持人,都绝对伶牙俐齿,善于面红耳赤地引导观众的情绪;面对“赝品”,在“砸它!该砸!”的起哄声中,主持人执紫金锤奋力一击,藏品化身碎片,现场掌声雷动……

  没有宝物的历史故事也不要紧,把宝物的现代情缘说说也行——不久前,在河南卫视《华豫之门》节目中,一个美女带着一件金镶玉的翡翠观音找专家鉴定。主持人问她哪来的,美女说,“干爹送的”。主持人问,“你干爹做什么的?”美女说,“房地产公司老板”。主持人又问,“那你做什么的?”美女说,“我什么都不做”。专家鉴定最后说,所谓金镶玉翡翠观音只是件玻璃制造的地摊货。更令人跌破眼镜的是,事后这位名叫安子熙的美女又在微博上申辩,那个翡翠观音根本不是她干爹送的,只不过是电视节目的道具,而同时承认自己是在演戏,是按照电视台的策划进行表演……

  【业界解读】

  “鉴宝节目大多在走台本”

  广东省文物鉴定家潘鸣皋在一次活动中,言辞犀利地指出不少电视台的收藏鉴宝节目是在“走台本”,“其实都是为了娱乐大家,藏品在上节目之前,专家已鉴定过一遍了,被砸的藏品在台下其实已百分之百确认为假的,事先沟通好了,要不在台上谁敢砸啊。”

  而北京某拍卖行首席拍卖师林争平则建议观众对鉴宝节目不必太认真,“不管是现场估价还是锤砸赝品,都是为了吸引观众眼球。”不过,林争平也认为此类节目一定程度上普及了文物相关知识。

【编辑:张曦】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