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明星拍卖私物做慈善引争议 谢娜张杰捐请柬(图)

2012年08月08日 10:39 来源:沈阳晚报 参与互动(0)

谢娜(资料图片)

  明星慈善公益活动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近日某网站发起“明星微公益拍卖”活动,近百位明星拿出自己的珍藏品参与拍卖,所得善款将分别用于各种慈善事业。

  献爱心本是好事,但却因为明星拍卖品的价值不同,在网上引出了一番争议。有的网友列举出明星“不太值钱”的拍卖品,认为诚意不够,并由此大肆攻击明星“抠门”。参与此活动并捐出自己结婚时所用戒托而被吐槽的董璇,谈及此事时直言“小有受伤”,但并不会影响她今后的慈善之举。在她看来,用寓含爱意的物品来做慈善,“这才是我心中最大的慈善”。其实爱的传递真心最重要,正如小品《卖拐》中范伟的台词,“还要啥自行车啊”。

  截至昨日19时,首批70多位明星的微拍卖已结束,第二批拍卖还在等待善心人的支持,尽管拍品类型五花八门、成交价格参差不齐,但从中都可见证明星的爱心。

  “两小虎”拍品价格最高

  首批明星微拍卖中拍品价格最高的,是“乖乖虎”苏有朋和“霹雳虎”吴奇隆分别拿出的参加前年央视春晚时所穿的演出服。截至目前,苏有朋的拍卖时间已经结束,成交价为5万元整,是目前70多位参拍明星中最高的,而吴奇隆的演出服截至昨晚记者截稿时,还有一天的续拍时间,价格暂为4.5万余元,不排除成交时超越成为新“票王”。记者从贴吧等处获悉,两位艺人的粉丝拍下演出服,并非出于自己收藏的目的,而是想送还给他们的偶像。记者获悉,这样的做法曾有先例,数年前,有言承旭的粉丝以30万新台币的价格拍下前者穿过的衬衣再送还给他,言承旭立即捐出30万给慈善机构,以示领了粉丝的心意。

  签名海报、CD乏人问津

  截至昨晚,成交价格最低的是新晋“谋女郎”倪妮参拍《金陵十三钗》的签名海报,一周内只有3人抬价,130元即成交;台湾艺人陈柏霖自创的品牌胸针,仅拍到320元。导演陆川的《电影艺术大师希区柯克绝版传记(英文版)》只拍得380元;钢琴家郎朗的拍卖品是《郎朗各个时期签名CD》,580元成交;明星道具的成交价也相对较低,胡静在《女人的战争》中穿过的丝绸旗袍,只拍到570元;杨幂拿出的《大武当》道具定风珠项链,拍到1110元;张歆艺拿出的《北爱》中戴过的帽子拍出2570元;在《甄嬛传》中爆红的“果郡王”李东学拿出的道具“长相守”笛子,拍到了8530元的高价。

  两对夫妇都是“以爱献爱”

  娱乐圈两对明星夫妻档,这一次都是拿出了与婚礼有关的纪念品参与拍卖。今年大婚的谢娜、张杰夫妇分别拿出新娘所戴的婚帽和婚礼订制的铜质请柬筒。董璇和高云翔这对明星夫妻参拍物品为婚礼时董璇戴的白纱手套,以及婚戒枕头一个。说到选择拍品的初衷,董璇表示:“对我来说,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不是一部戏或一个奖,而是我选择嫁给的那个他和我俩的那场婚礼。戒托对别人也许不重要,但对于我却意义非凡,它支撑着他对我爱的承诺,我愿意把这份我能感受到的深深的爱用到慈善中去。因为爱而有承诺,因为爱而得到温暖,这是我心中最大的慈善。”

  另外,佟丽娅捐出了价值不菲的和田玉项链,舒淇则拿出自己亲自设计的价值3.5万的瑞士名表,还有伊能静的著名奢侈品牌背包,吴秀波的世界顶级品牌组合音响,都以超过万元的价格成交。虽然网友们对于东西的“贵贱”有不同的说法,但显然明星们并不被这种声音困扰,毕竟爱心不分大小,慈善不论高低。本报主任记者 关力制

  记者观点

  爱心不能放到秤上称

  虽然网友们对这次“明星微公益拍卖”活动有颇多微词,但明星们依然表态将来会继续慈善之旅,和明星们的“大度”相比,吐槽的网友显然有些“小气”。既然是献爱心,价值高低当然是全凭自愿;既然参与,就应该受到肯定。

  几年前央视举办的救灾捐助活动,就因为网友盯在电视荧屏前给明星的捐款数额排座次,引发了一场大讨论。捐了一百万的倪萍因为被众人夸赞,反倒非常别扭。事后倪萍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捐款数字被公布是她事先不知道事后也不愿意的,“未必你捐得多就代表爱心多,爱心不在一时一事。我们受的教育就是做好事不留名,那样被公布出来也违背我的原则。”

  或许,我们应该这样理解慈善:爱心善举不分大小,更不能放到秤上称出几斤几两的分量。只要心怀单纯的大爱之心,无论是明星还是普通人,都应该随时随地与慈善为伍。如果明星参与慈善能对普通人起到引领和榜样的作用,岂不是皆大欢喜之事?

【编辑:张曦】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