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王刚不介意砸赝品被批"作秀":我们只是去伪存真

2012年08月22日 10:37 来源:山东商报 参与互动(0)

  2007年,北京卫视开播了新栏目《天下收藏》。按开播时间算,《天下收藏》只能算是国内众多同类节目的后来者,但因为“砸赝品”的举动,这个后来者却迅速吸引了众多的资深藏家和普通观众。王刚和节目组的做法从开播到现在一直饱受质疑,最近更是出现“砸的赝品中不少是真品”的说法。对于节目的做法,外界普遍存在着三大质疑,王刚此前曾在采访时一一做了解答。

  [北京文物局]所有被砸文物都是假的

  日前,著名主持人王刚所主持的《天下收藏》节目在网上引起热议,有专家称“王刚砸的不是赝品,而是文物”。8月21日下午,北京市文物局通过“北京发布”官方微博回应称:所有被砸文物都是假的。

  微博中写道:北京市文物局请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的专家前往鉴定。经对砸的文物残品鉴定,所有被砸文物都是假的。

  另外,北京东方大学文物学院院长李彦君劝慰广大观众和藏家大可不必担心“错砸”。李彦君表示他曾亲身参与节目,对内情非常了解。他了解到所谓的“赝品”都是事先从潘家园等旧货市场故意买的假货,然后找来所谓的“持宝人”上台表演,最后理所当然地被砸掉。“这是表演,之前就是买的假的,当然不会砸错了!”

  【回应质疑一】 虽是赝品,砸了会否伤藏家的心?

  王刚:首先,伤心二字值得推敲。到底是赝品被砸伤心,还是买了赝品最后却发现受骗来得伤心?所以有句话叫“长痛不如短痛”。其次,卖赝品的人诚然可恶,但是买赝品的人同样负有一定责任。买了赝品,有时候是因为眼力不好,有时候则是因为“贪”字作怪。

  我发现,凡是无意中买了赝品的人多半有一种捡漏(收藏用语,指花小钱买了大价钱的货)的心理。当然,捡漏的心理谁都有过,包括我在内。就算那些了不起的专家也不敢拍胸脯保证说他们从没打过眼(打眼,收藏用语,指内行人买了假货),上过当。但是,现在市场上已经没有那么多漏可捡,甚至基本没漏可捡——很多时候你看着是“漏”,其实是个“雷”。所以我砸赝品,是要给大家一个警醒,让大家克服那种想捡漏的侥幸心理。

  【回应质疑二】 有人认为这是“作秀”

  王刚:我理解这种想法。但是,假如做栏目的人想获得更多的观众关注,这真是件再合理不过的事情。现在不是有句流行语叫“吸引观众眼球”吗,我认为这个说法没有褒贬,而是一个中性的说法。假如“砸赝品”能因此吸引更多观众的眼球,我只能说,那真是太好了,因为我们没有诲淫诲盗,我们只是去伪存真。

  【回应质疑三】 在节目里能否分辨赝品和真品?

  王刚:这一点我可以跟大家保证,我们不会砸错。首先,我们请的鉴定者是多领域的。第一类是一流博物馆的专家,而不是那些整天呆在书斋或研究所里搞理论的体制内专家﹔第二类是国内外一流的艺术品经纪人,他们长期战斗在第一线,对于赝品的嗅觉非常灵敏﹔第三类是拍卖公司的负责人,他们专门负责收藏品,因此眼力一流。而且我们还有一个“保险”,我们采取的是一票否决制,也就是说,只有所有专家都同意这是赝品,我才会砸。 宗禾

【编辑:蒲希茜】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