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评:"中国好声音"被炒作淹没 引进评审团导致平庸
《中国好声音》有一个响亮的口号,就是发现中国的好声音,这个诉求的确具有很大的煽动性,就如同迷魂汤,也如同兴奋剂一样,但就在第一季《中国好声音》即将结束之际,所谓“好声音”的诉求已经被更多的炒作所淹没,这档节目又回到电视选秀节目的原始起点,又变成了一场情感狂欢,“好声音”越来越成了一种包装策略。
《中国好声音》是电视娱乐节目的成功,而且也仅仅是电视娱乐节目的成功。它的一切原则都是以收视率为主体的,一些大家称之为创新的手段其实非常可笑,比如,盲听。
事实上,如何比赛主办方要求以好声音为第一诉求,盲听与否并不重要,看到选手唱和不看选手唱没什么区别。评委是专业的,也不存在选手偶像得让评委必须放弃声音要求。盲听只是一个小把戏而已,但这种小把戏却成了亮点。而无论是主办方、评论界还是观众,居然都信了这个概念,好像盲听是个前所未有的进步,是保障好声音的必备策略。在这方面,大众的智商被欺骗了。更何况,不少选手在北京混了十多年,四位评委,至少有三位已经很熟悉一些选手的声音,盲听只是走个形式而已。
到了结尾阶段,《中国好声音》开始为戏剧性而引进了评审团。这一步骤不但降低了评委的作用,也使《中国好声音》立即平庸化。《中国好声音》一开始,四大评委是关键,公众都还信任他们的专业性,节目也因此具有了专业性。但是,评审团介入之后,评委的影响力开始降低,而评委的专业性也遭遇挑战。事实上,《中国好声音》之所以走红,正是以评委专业眼光为核心价值。而到后期,《中国好声音》开始为戏剧性而牺牲专业眼光,这种平衡导致平庸。无数事实证明,参与的人越多,结果就越平常,因为,一些个性化的选手会被普遍标准否定。《中国好声音》更看中评委与评审团冲突所造成的戏剧效果,好声音又一次被边缘化、工具化了。
就在节目过半之时,好声音概念已经让一些歌手一下成为大众偶像,大众普遍的认识是,《中国好声音》为歌坛培养了一大批好歌手。而事实上,这些好声音歌手大多是专业歌手,一些人不但出过专辑,发过唱片,开过演唱会,而且,一些人都还被定位为天王接班人。这些歌手的演唱风格大体已经定型,即便重新回锅成为明星,他们的好声音也是旧有的,没什么新意。这些选手除了事业因《中国好声音》有所改变外,对歌坛影响有限。此外,就如同高晓松所说,有了好声音,还要有好歌曲。这些好声音歌手仍然无法解决这个难题。
就在《中国好声音》即将结束之际,各种负面报道、各种炒作、各种情感因素已经将好声音挤到一旁,在这点上,《中国好声音》与“超级女声”如出一辙。
事实上,真正要找中国好声音,一点都不难,只要你去内蒙古、新疆、西藏、西南少数民族山寨,随便找找都比《中国好声音》的选手强。在《中国好声音》中,至少我个人没有听到什么歌坛好声音,听到的都是大众的喧闹和印钞机发出的声音。记者 戴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