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揭"好声音"成功模式:高度专业分工 联手电信巨头

2012年10月09日 15:59 来源:法制晚报 参与互动(0)

  决赛日平均收视5.23%,最高时段甚至飙到6.1%,9月30日,由浙江卫视和灿星制作公司联合打造的首季《中国好声音》伴随着如此“高音”落幕。

  高收视、高话题度,《中国好声音》在中国的首季亮相给观众带来了惊喜,但节目的意义并不仅限于此。

  在“趁热打铁”进入第二季筹备阶段的同时,《中国好声音》对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模式更新甚至流行乐坛的触底反弹,都有着启示录般的意义。

  收视成绩

  周五黄金档 “好声音”一马当先

  今夏,《中国好声音》无疑是中国电视荧屏最大的赢家,在收获口碑的同时又赢得了收视,后8期节目连续破4。

  到了9月30日,《中国好声音》在上海八万人体育场的巅峰之夜让收视达到了巅峰。长达5小时的直播,平均收视达到了5.23%,比赛时段收视甚至达到了6.1%,超过了第二季《中国达人秀》决赛5.7%的收视率,创造了近2年来娱乐节目的最高收视纪录。

  而同样是周五播出的东方卫视的《百里挑一》、湖南的《天天向上》以及江苏的《一站到底》,这些昔日周五晚间黄金档的“霸主”,只能眼睁睁看着收视率日趋滑落。

  成功分析 高度专业化分工 钱砸对了地儿

  作为一档引进节目,《中国好声音》除了在形式上复刻荷兰原版的《The Voice》,理念上也完全遵照随版权购买来的“制作秘笈”,上到导师选择,下到一把转椅都极为考究。和以往的节目重宣传、重噱头相比,“好声音”砸出去的几千万,全放在了节目内容上。

  《中国好声音》节目的宣传总监陆伟向记者介绍,为确保节目品质,捕捉到每个学员、导师和亲友团的表情和动作细节,需要27台摄像机同时摄录;每集不到90分钟的节目,调用素材量达到10000多分钟,片比达到130:1甚至140:1,至少是国内同类节目的40倍。

  为学到《The Voice》版权方的精髓,节目组还认真比照海外节目的流程、布景、灯光、台词脚本,甚至摄像机光圈调校的标准,请到了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音响总监金少刚的团队。“综艺节目的成功秘笈,往往就隐藏在这些高度专业化分工的操作细节背后。”陆伟说。

  联手电信巨头出招 玩转资本运作

  有人将今年的《中国好声音》和2005年轰动全国的《超级女声》做对比,但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

  作为本土歌唱选秀节目的杰出代表,《超级女声》进行了节目形式上的巨大创新,因而带来了出人意料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而《中国好声音》除了版权引进外,更注重在运营管理方面的开发和在整个音乐产业链上的布局。可以说,《中国好声音》就是一笔“中国好生意”。

  在电视领域,很多海外节目早已在产业化的道路上收获了成功,以《The Voice》为例,它在英、美市场上不仅吸引了广告主的赞助,同时也通过与iTunes的合作,将在电视荧屏里即时呈现的音乐与线上的销售挂钩,获得了更丰厚的经济效益。

  来到中国,《中国好声音》除了拓展广告业务,也有了自己的本土移植创新。比如,《中国好声音》与中国移动签署了彩铃分成协议,学员在节目中演唱的歌曲,同时就可以通过彩铃下载。同时,制作公司灿星制作也与中国移动成立了一家经纪公司,为学员的后续发展保驾护航,这被看作是国外版权模式的一次本土化创新。

  用资本运作的方式看待一档电视节目,通过合作经营、资源置换、协议分成甚至股份互持等方式极大地整合各种资源,以此形成合力发挥巨大能量,这应该被看作是《中国好声音》的命脉所在。

  对此,《中国好声音》的幕后推手——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CMC)的首席投资官李怀宇说:“电视节目的内容策划、制作、播出、广告经营、后续开发等环节都需要无缝配合。《中国好声音》恰好做到了这一点,最终打造出了品牌,最大限度地释放了商业价值。”

  荧屏群雄势衰 借“天时”上位

  好声音的成功,除了学员、导师、制作团队的“人和”,同样离不开“天时”。

  灿星制作的老总田明接受采访时透露,《中国好声音》整整酝酿了三年:版权买了一年,前期制作用了半年,又等了一年半才等到一个合适的时机。

  2011年起,广电总局出台了一系列对电视节目整改的措施,不少原先靠炒作成名的娱乐节目丧失了原有的播出环境。因此,到了今年夏天,没有任何强硬对手的“好声音”更容易上位。

  从《超级女声》到《非诚勿扰》,这些热播节目都曾繁荣了电视荧幕,将观众带入了前所未有的视听新境界。它们成功的背后,品质和创新绝对是必备因素。而当一个优秀节目声势渐衰之时,山寨、炒作则如同荧幕上的杂音,貌似在制造话题、寻找捷径,实则是自取灭亡。

  随着各项整改政策“肃清”荧屏群雄,同样拥有品质和创新的“好声音”横空出世,一战成名。

  产业价值

  重整产业链 将音乐普及大众

  说到底,《中国好声音》是一个依托音乐而生的节目。“好声音”的学员能否在节目结束后获得良好的发展?“好声音”通过对产业链的重新梳理,是否又能救中国音乐于水深火热?这样的疑问从节目开播初始至今,屡被提及。

  早在《中国好声音》今年6月的北京新闻发布会上,其宣传总监陆伟就曾直言:一档电视节目不可能彻底改变一个行业的面貌,我们关心的是节目能为行业做一些什么事情。

  而灿星制作的老总田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坦言,他们的目的远不是推出一两个明星那么简单,“我们瞄准的是整个产业链的市场,我们已经成立了经纪团队,全球巡演已经在计划之中,出唱片更是早晚的事情。”

  此前,音乐产业中的主体——唱片公司、演出公司、经纪公司长期以来都处在群雄割据、各自为政的局面,凭一己之力去抗衡互联网的冲击,很多时候显得毫无招架之功,无法释放出行业潜在的能量。

  凭着对原版模式和运作团队的认可,那英、刘欢、杨坤和庾澄庆四位音乐人加盟了节目,而他们在节目中对学员的选择不仅代表了个人对音乐价值的判断,也影响了公众,不但将好音乐推广给更多的人,还将如何欣赏好音乐对大众进行了普及,这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

  比如刘欢在学员袁娅维离开舞台时对于原创流行音乐细分市场的一席讲话,在业内外均被评价为“振聋发聩”。至少在那一刻,刘欢传递出了音乐产业的正能量。

  至于学员发展,看看电影《二次曝光》的主题歌的演唱者(李代沫、吉克隽逸),再看看接踵而至的广告代言。星路已铺成,之后怎么走,就看学员们自己的能力了。

  后继有“戏”

  好声音团队再造“达人秀”

  《中国好声音》落幕,同样是灿星制作打造的《中国达人秀》也宣告启动。

  10月28日起,第四季《中国达人秀》将登陆东方卫视。本季“达人秀”的嘉宾将大换血,甚至有消息称,将由赵本山、范冰冰和刘德华组成超强观察团阵容。

  对此,记者昨天向陆伟核实,他表示由于签约尚未完成,不能透露到底是哪三个人。但他承认,确实进行了“大换血”:“并不是之前的观察团不好,只不过‘达人秀’进行到了第四季,我们需要注入新的血液。”

  据介绍,观察团的最终人选,最快将在本周内对外公布。

  本版文/

  记者 赵振宗

【编辑:蒲希茜】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