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组、网友考据式辟谣 驳"陈凯歌父亲代拍传闻"(3)
至于为何《霸王别姬》之后陈凯歌再无佳作,作为《霸王别姬》的编剧之一,芦苇曾在媒体采访中表示十分理解,在他看来,《霸王别姬》组建了当时中国最好的制作班底,那也是陈凯歌创作状态最好的时候,天时地利人和之下产生了这部经典,而自此之后,陈凯歌开始探索拍摄商业片,状态也随之下滑。
在一次电影编剧高研班的讨论中,芦苇也曾指出陈凯歌在创作上的缺陷:“陈凯歌写的一个情节片就是《和你在一起》,充满了剧情缺陷,结束的时候,他不是按情节剧的要求写,他走偏了。他不懂情节片的结构,没有受过训练。”而在《霸王别姬》中,两人的合作恰好避免了这样的缺陷:“我特别注意情节叙述,而凯歌是一个非常有诗意的人,我们俩合作是取长补短。”
怀疑与无稽间的界限
【记者手记】
记者 万旭明
自方舟子指控“韩寒代笔”后,网友的怀疑精神彻底被激活了。如果在合理、理智的范围内,怀疑当然是值得鼓励的。但可惜的是,“怀疑”往往被“无稽之谈”取代,又被“人云亦云”绑架,到最后成了一场莫须有的狂欢。
先来看看天涯网帖的指控,“《黄土地》之后,陈凯歌所有的作品,有和《黄土地》延续同一风格的电影吗?没有!!!这意味着什么,大家心里应该清楚了”。一个指控,通篇没有举出任何人证物证,全凭主观推断,这样的“爆料”怎能轻信?
再来看看网友的反应,天涯原帖点击率已达13万次,回复也多达400余次,但网友回复多数是“火前留名”、“原来如此”,似乎没人关心真伪,也不愿停下来甄别真伪,大家想做的只是“留名”。
今天有“陈凯歌代拍”,明天或许会有网友爆料“《活着》不是张艺谋拍的”,人人都能用微博发声的年代,造一个热点太过容易,到最后往往是,始作俑者不见踪影,围观网友纷纷散去,哄闹一场毫无意义。或许我们应该思考,“火前留名”留下的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