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和韩寒私下不认识,尊重同志感情(组图)
![下一页 查看下一页](http://i8.chinanews.com/16/right1.gif)
![](http://i3.chinanews.com/2011/news/images/1.png)
日前,集作家、出版人、导演、编剧等诸多角色于一身的郭敬明高调宣布进军国际版权引进领域,首批推出的外国文学作品是澳大利亚青少年文学作家莫里斯·葛雷兹曼的四部曲《往事》、《彼时》、《此景》、《余生》。其中,《往事》3月初将要上市,其他三本也会在今年内出版。昨日,重庆晚报记者对郭敬明进行了专访,他在讲述拓展事业版图的前因后果之余,还聊到了创作计划等一系列围绕他的各种热点话题。
本版稿件由 重庆晚报记者 周裕昶 实习生 霍垠利 采写
听郭敬明讲《往事》
“深刻而残忍,绝望与希望并存”
郭敬明告诉重庆晚报记者,他打从心底里喜欢中文千回百转的曼妙语感,所以尽管曾经有很多次机会从事外文图书引进工作,但因没有一部外国小说真正打动他而放弃,直至遇到《往事》,被深深震撼,才下决心进军国际版权引进领域。
莫里斯·葛雷兹曼是澳大利亚著名作家。《往事》四部曲曾经获得了安徒生奖、德国青年文学奖等12个最佳图书奖项,被誉为“二战伤痕文学新经典”。郭敬明介绍说,《往事》四部曲以二战时期为背景,从一名犹太孤儿菲利克斯的视角展现了犹太人大屠杀那段惨烈的历史,全文几乎是主角的喃喃自语,“他是一个热爱幻想的男孩,自始至终都充满了对整个世界美好的愿望。当这种天真与纯粹被鲜血淋漓的现实一步步地残忍撕裂,菲利克斯所面对的,是一个在书本中从未存在,自己也从未想象过的惨绝人寰的真实世界。”郭敬明毫不吝惜对《往事》四部曲的夸赞:“这是一本选择和自己的灵魂对话的书,我认为这本书里有现今人们正在逐渐失去的东西———爱和勇气。它纯真、自然,深刻而残忍,绝望与希望并存,充满了激励人心的力量。”
说起外文书引进中最大的困难,郭敬明表示是沟通成本。他告诉记者,国外在版权问题上十分严谨,很多细节会严苛得无法想象,“比如版权页中相关的一句表述都有特定位置,第几页第几行必须严格按照国外版权方的规定来,否则就算违约。”不过,郭敬明也表示这样的困难是双刃剑,“这种成熟严谨的市场操作能看出版权方对作者利益的最大保护,对我们来说很有借鉴意义,也势必是中国图书市场未来的走势。”
快问快答
问:你和你团队的好几位作家都多次入围作家富豪榜,文学作品的价值可以用作家收入来衡量吗?
答:每个人对同一本书的价值判断都会不一样,但作家收入是反映其受欢迎程度的根本体现,这对于提升年轻作家的创作信心很有帮助。
问:你如何看待通过网络连载来写作的形式?又如何评价网络小说的现状?
答:网络写作的便捷、快速,比较容易造成写作态度的浮躁,过于追求速度而忽视了对故事和文字的精雕细琢,所以不少网络作者快速蹿红后很快又悄无声息,如何保持创作的可持续发展,我认为是网络作者们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问:如今中国越来越开放,尤其是娱乐圈,蔡康永、程青松都公开了自己的性取向,你如何看待同志感情?
答:尊重别人的选择就是最好的尊重。
郭敬明回应非议:
“只要自己觉得快乐,
别人说什么怎么想不是我考虑的”
关键词
作写
头脑里故事太多只是没空写
作为80后作家中的领军人物,如今身兼多职的郭敬明最喜欢最享受的还是作家工作。郭敬明不无自豪地表示,开始写作以来,从未遇到过灵感枯竭、创作停滞的状态,“我是个兴趣广泛的人,看到、听到、想到的任何事都有可能触发我的灵感。我头脑里的故事太多,惟一要烦恼的大概只是太忙而没有时间把它们都写出来。”当记者问及他是否会在尝试了导演、编剧工作以后亲自当演员,郭敬明称暂时还没有这样的打算。
>文娱新闻精选:
![](http://i6.chinanews.com/2011/news/images/1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