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的"影视帝国":奏一曲瑰丽绵长的笑傲江湖
图为2007年10月4日,邵逸夫在汪明荃(左)、郑裕玲(右)的陪同下出席香港无线电视四十周年台庆亮灯仪式。
左起邵邨人、邵仁枚、邵逸夫摄于上世纪50年代。邵邨人擅长编剧,邵仁枚精于发行,邵逸夫擅长摄影。
▲▲当年的邵氏片场
“我生产电影,就是为了满足观众的需要和愿望。核心观众就是中国人。这些观众都喜欢看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爱情故事……他们怀念祖国,也怀念自己的文化传统。”正是怀着这样的民族情怀,邵逸夫创立了他的影视帝国,演奏了一曲瑰丽绵长的笑傲江湖。
电视帝国
每年TVB的“万千星辉贺台庆”,开场节目是一个固定程序——董事局主席邵逸夫在两位港姐的陪伴下,主持亮灯仪式……
大战亚视奠定老大地位
时间回到1980年6月26日,TVB原董事局主席利孝和先生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辞世。这位地产大亨1967年创办TVB,开设翡翠、明珠两个台,采用粤、英双播音,港人习惯称之为“无线台”。
7月23日,董事会宣布:邵逸夫成为董事局新任主席。接棒后,邵逸夫展开了与邱德根主政的亚洲电视(以下简称“亚视”)之间的收视大战。接下来的所有情形,与邵逸夫在邵氏的征战如出一辙:还在担任首届董事的时候,邵逸夫便说服利孝和,成功地从亚视前身“丽的”电视台挖来当家花旦汪明荃。直到今天,汪明荃依然被称为无线大姐大。为了培养新人,无线在1971年创办“艺人训练班”,今天绝大多数的香港知名艺人,全部毕业于此。他们也是后来TVB自制剧的主要演员。几乎所有亚视的王牌节目,无线都有应对的翻版:亚视选“亚洲小姐”,无线就选“香港小姐”;亚视斥巨资拍摄电视剧《一代天骄》,无线便抢拍出黄日华主演的《成吉思汗》,且率先播出。历史上,无线和亚视之间,先后有8次著名的收视大战,无线始终没让亚视尝到甜头,筑牢了自己的香港电视龙头地位。香港媒体一直有两种声音:一说无线“无赖”;一说无线“棋高一着”。邵逸夫从不理会这些声音,他心中有着更大的版图要去拓展。
2003年10月,邵逸夫祭出的大手笔、投资22亿的无线电视城启用。这里很容易让人想到离它不远的清水湾邵氏影城。电视城有22个录影棚和两个影视拍摄基地。它比旧影视城大三成,全年生产节目超过17000小时,发行海外四十多个国家,覆盖用户超过3亿。截至今日,TVB在香港早已是一家独大,当年的竞争对手已远远被抛到身后。
工作理念成功植入TVB
邵逸夫带给TVB的,除了先人一步的理念外,还将早期邵氏电影的快速、紧迫的工作模式带到了TVB。著名编剧梁家树就说:“我们有一条生产线,就是有量化、有规模、有体制的生产。如果要做一个强有力的产业,必须这么做。其实现在想来,TVB跟邵氏的模式很像。”他和TVB另一位名监制曾丽珍一起,每年要监制500到600集自制剧。
曾有不止一个TVB艺人说过:工作最辛苦的时候,走路都能睡着。时常有一线艺人,在一个棚里拍着一部戏,进入化妆间之后化好妆,进入下一个房间就拍另一部。邵逸夫虽然对旗下艺人管理严格,有时甚至可以用苛刻来形容,但他带给艺人们的理念,也是绝无仅有的。效力TVB6年的女艺人叶璇就说:“TVB是一所大学,它用人情世故教会你作为一个艺人该学习的一切。我所有的技能,包括后来发展出来的技能,都是TVB给我的。”
电影帝国
邵逸夫或许命中注定与电影结缘。1925年6月,邵逸夫的大哥邵醉翁创办了邵氏家族的第一家影业实体:天一影片公司。天一开业短短半年,邵醉翁一鼓作气执导了3部影片:《立地成佛》、《女侠李飞传》、《忠孝节义》……
1937年,天一影业南下香港。邵逸夫的工作地点,一开始并不在香港,而是在新加坡。邵逸夫说,当时他扛着手摇放映机,在马来西亚的橡胶工厂里给工人们放电影,身上都是毒蜂蛰的包。1957年初秋,邵逸夫离开了南洋,只身来港。这一年,他50岁。半年后,成立“邵氏兄弟公司”,邵逸夫出任总裁。
挖林黛成就霸业
邵逸夫一到香港,便拿出了自己的大手笔。他在香港买下清水湾当时占地65万平方尺的地皮,打算筹建好莱坞之外的另一个梦工厂——为期7年才竣工的邵氏影城。此外,他从美国之音电台挖来一个主持人担任公司的宣传经理,这就是日后成为其左膀右臂的邹文怀。二人联手后制定了一份挖角名单,最经典的一战,就是挖来了当时香港最为知名的“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的头牌女星林黛。据说双方第一次见面时,邵逸夫亲自给林黛斟茶,随后将准备好的合约摆到了林黛面前:电懋的两倍!当时全港最红的女星,就这样成为了邵氏的签约艺人。为她量身打造的第一部影片,便是后来红透香江的黄梅调《貂蝉》。这部戏不仅让邵氏名利双收,也捧红了从台湾来香港发展的导演李翰祥。
《貂蝉》之后,邵氏乘胜追击,再度推出林黛担纲女一号的大型古装片《江山美人》,影片上映一周,票房突破40万,刷新了邵氏自己的纪录。在1959年的第六届亚洲影展上,这部影片史无前例地囊括了全部的12项大奖,也让林黛第三次捧起“亚洲影后”的奖座。一年后,李翰祥执导的《后门》再一次上演了囊括新一届亚洲影展所有奖项的一幕。邵逸夫和他的邵氏兄弟,成为业内所有人刮目相看的黑马。1960年,香港10大卖座影片,邵氏独占6部。陆运涛的电懋,只有3部。
错失李小龙走颓势
邵氏和电懋的竞争,在1964年陆运涛夫妇发生空难后基本终结。然而邵氏兄弟公司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60年代末,当年的左膀右臂邹文怀离开邵氏,成立嘉禾影业。这期间,邵逸夫错失李小龙与许冠文,也给了嘉禾做大的机会。1970年,在好莱坞受挫的李小龙带着被华纳兄弟枪毙的电影项目《无音箫》返港。他对那些期待他加盟的香港公司开出的条件是:片酬1万美金,拍摄周期不能超过60天,还有,剧本必须让他满意。原本李小龙已经来到邵氏试镜,但签约前被邵逸夫否决了。
当时的邵氏兄弟制片总监黄家禧回忆说:“当时李小龙从美国回来,我们都已经打算用他,但是他一部戏要1万块美金。我们自己的艺人,狄龙和姜大卫当时才1万港币,1万块美金是6万块港币,怎么可以给李小龙1万美金呢?给了你1万,狄龙和姜大卫怎么办?”后来邹文怀的嘉禾公司用每片7500美金拿到了李小龙的合约,由他主演的《唐山大兄》上映3周,成为香港有史以来最卖座的本土影片。嘉禾也凭借这部影片赚得的350万首轮票房,成为香港知名电影公司。许冠文后来主演的《鬼马双星》,也是送到邵逸夫门前,被拒绝后落入邹文怀手中的大馅饼,这部喜剧片的最终票房是625万。
嘉禾的崛起,意味着邵氏的衰落。1971年,邵氏(香港)成为上市公司。1974年,邵氏影片产量达到创立以来的最高峰,一年之内,出品了50部影片。但自从方逸华担任邵氏高层后,对拍摄资金严格控制,邵氏影片制片开始下降,外界评价为“成也萧何败萧何”。1987年,邵氏兄弟停止电影制作,正式告别电影圈。清水湾邵氏影城继续保留,并参与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