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泉州8月14日电 题:泉州“王顺兴信局”见证百年闽侨史
作者 苏巧凤 孙虹
在中国著名侨乡福建泉州,有一处由欧式风格的“奇园”和中西合璧风格的“船楼”组成的遗址,这是泉州目前已知最早、规模最大的侨批局(即侨信局)——王顺兴信局。历经百年风雨,现在大楼的外层已经斑驳,楼内也大部分闲置着。但楼主人的奋斗史、信局的兴衰史、华侨华人的辛酸史却不曾消散。
2009年底,“王顺兴信局”成功“跳级”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今年8月9日,国家文物局对该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验收,信局有望成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推开厚重的大门,尘封的历史扑面而来。王顺兴信局创始人王世碑的遗像悬挂在墙上,据了解,王世碑自幼家庭贫困,以剃发为业。1851年,19岁的他前往厦门谋生,在一条往返厦门、小吕宋(菲律宾)的大帆船上当船工。
“王世碑人缘极好,深得来往移民信任,因此经常帮助华侨捎带银物书信。后来,他干脆辞去船工,成为一名职业‘水客’,以代客传送信款为业。”福建省政协委员、泉州学研究所所长林少川介绍说。1896年,中国设立邮政机构,王世碑瞅准商机,于1898年在厦门向清政府挂号创办王顺兴信局。由此,王世碑完成了从船工到信局老板的成功转身,成为泉州名副其实的“邮政之父”。
1912年,王世碑去世,子侄辈王为针、王为奇俩堂兄弟接管信局,两人分别负责海内和海外的邮政业务,王顺兴信局营业愈发发展。随后,两人兴建了奇园、船楼建筑群,并保留至今。
老式望远镜、邮政褡裢、弹簧秤、手提式公文柜、挂铃与手铃,在“奇园”旁边的泉州王宫陈氏华侨历史博物馆里,王顺兴信局当年使用过的物件一一陈列着,向人们讲述着信局曾经的辉煌。
在奇园的大楼里,摆放着一张低矮的木桌,上面嵌着一块大理石,这是王顺兴信局用来整理华侨托运回乡的银条的桌子,也叫敲银台。泉州王宫乡的老人们一直流传着这么一句带调侃的口头禅,“到王宫,没有听到王为针敲银的声音,肯定会走霉运!”这句话虽然夸张,但可见当年王顺兴信局经营的盛况。
据《晋江市志》所载,1936年对王顺兴信局进行查阅统计,该局1930年至1935年逐年银信含汇票业务量大银100万元,相当于每年收送银汇人民币1亿元。
泉州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著名侨乡,早在南北朝就有不少人漂洋过海,到海外谋生,到明清时更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祖籍泉州的华侨华人已超过750万。
离乡背井的华侨华人,与故乡泉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祖国家乡有着深刻的眷念。羁旅的游子通过一封封家书与亲人联系。闽南话称信为“批”,海外华侨华人的书信就称作“侨批”。“侨批”原指海外华侨的家书,但因大多夹有汇款条,后来成为银信的代用词。在邮政机构尚未建立或完善的年代,侨批局就成了海外华侨华人情感的寄托,王顺兴信局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
林少川所长说:“侨批是华侨用心血、智慧和汗水铺成的信汇邮路,是一条充满血泪亲情的邮路,是华侨酸甜苦辣、血泪沧桑的历史见证”。
在现存的侨批中,可以看到,一封封侨批里隐藏着一个个令人心酸又备感温暖的故事。有分隔两地新婚夫妇对彼此的思念,有漂泊的儿女对年迈父母的问候,也有父母对年幼子女的殷殷嘱托……王顺兴信局那不分昼夜的敲银声也正是海外游子对故土思念的声音。
参与互动(0) | 【编辑:朱鹏英】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