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金灿灿的大钥匙经过层层传递,交到了北川中学校长刘亚春手中。这标志着经过全体建设者的努力,凝聚着广大归侨侨眷、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爱心的中国侨联援建北川中学工程正式竣工。
两年来,这所在“5·12”大地震中损失惨重的中学,吸引着全国乃至全球的关注,学校老师甚至称这里已经成了“全球重点中学”。中国侨联援建北川中学工程共收到来自73个国家及地区的爱心捐赠2亿元人民币,捐款人数达83万余名,也创下国内单个慈善项目捐款人数新高。
中国侨联主席林军在竣工仪式后告诉记者:“开学了,我们向全球华侨华人交作业,我们没有辜负党和国家以及侨界的厚望和重托。”
20秒左右可逃至空地
新北川中学,总建筑面积达7.2万平方米,可供5200名学生学习和寄宿,按抗震烈度八度设计,总投资2亿元人民币。记者漫步校园发现,新校园的色彩以黑白灰为主,色块拼成的彩带点缀其间,质朴、宁静,不失活泼。
“新北川中学应该是一个能让学子静下来读书的地方。”伫立其间,北川中学的主设计师、北京建筑设计院工程师王小工说:“‘5·12’地震之后,上至共和国总理,下到每个普通捐赠者,对北川中学高度关注,这也让学生们无形之中承受了压力。新北川中学应该在超常曝光率下,保持日常宁静的学习。”
在这一片黑白灰之间,由黄、红、绿、蓝、黑五种颜色组成的五彩色带,仿佛宁静中闪现的一丝微笑,耀眼地出现在每一个单体建筑上,下沉式纪念广场、外墙侧面、教学楼的台阶……对于这个北川中学特有的logo,王小工说:“建筑师最不愿意解读的,就是建筑的意义。但是北川中学不一样。我们希望这所学校带有鲜明的羌族文化特色,但是没有采用常见的元素,而是从羌族日常服饰中提炼出最常出现的五种颜色拼成一条色带。这条色带也象征着北川学子的青春朝气,在黑白灰中跳跃出来,避免了压抑感。”
王小工告诉记者:“新北川中学设计之初,曾做过大量的社会调查,绝大多数受访者的最大期望就是新学校要安全牢固。”
为了便于疏散,新北川中学的建筑普遍为3至4层,最高5层,每栋建筑都设有多个紧急通道,最宽的达到24米。可以保证灾难发生时,孩子们在20秒左右的时间内逃到室外空地。
此外,教室外的走廊宽度拓至3至6米,且并未被封堵。学生下课后不用走出教学楼,就可以站在走廊上呼吸新鲜空气。对那些在地震中致残的学生,新北川中学在教室、宿舍、图书馆、卫生间、餐厅等各个场所配备了残疾人便利设施。教学楼、宿舍楼等都建有残疾人坡道,伤残学生不仅有独立的宿舍,其房间的单人床、坐便器等也都进行了无障碍处理。
“全球重点”无网球馆
北川中学物理教师唐高平胸前挂着照相机,操场、教室、宿舍、食堂……每到一处他都照个不停。“北川中学是什么学校?以前不外乎是个绵阳市重点,现在,同事们开玩笑说已经是‘全球重点中学’了!”
作为这所“全球重点中学”的校长,刘亚春8月15日就已经搬进学校。他站在校园里告诉记者:“我对新校园非常满意。新学校先进、实用,但不奢华。”
新北川中学由中国侨联援建,重建所花的2亿元人民币全部由海内外华侨华人及爱心人士捐赠。这一投资额度,曾被外界认为“奢侈”。但记者在校园里仔细观察发现,这里并没有大城市一些名校常见的室内体育馆、网球场等设施,校园绿化也是当地自然生长的小草,主操场是一个400米的塑胶跑道,中间是天然草皮的足球场。
刘亚春说,北川中学是普通学校,学生多是山区的孩子,体育设施不能有“贵族学校”的“豪华”标准,“不能拿广大华侨华人的善款去修网球场之类的设施。务实、节俭的作风不能丢。”
参与全程援建的怡海集团董事长王琳达告诉记者:“很多人问我,不过是建个学校,你们怎么花掉两亿啊。我很负责地说,两亿元一点也不多。北川中学的建筑在抗震烈度等质量安全指标上,是绝对高水准的,土建就已经一亿多元。这还不包括装修、内部设备安装。”
为了确保建筑安全、牢固,施工人员在桩基施工过程中,每隔1.8米就要打下一根8米高的桩,累计打桩2000多根,每单位立方米消耗钢筋60至65公斤。 中国华侨经济文化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侨联援建北川中学工程指挥部总指挥刘奇告诉记者:“北川中学部分校舍的桩基比楼还高,像古树生根一样将楼体紧紧抓住。”从2009年底北川中学灾后重建工程主体结构封顶至今,校园建筑沉降率几乎为零。“楼体的坚固毋庸置疑。我们的设计理念之一,就是要建一所‘不倒’的学校。”
“北川中学雕像会长胡子吗?”
“北川中学高处不胜寒。”北川中学教师唐高平在博客上说出了灾后两年来的真实感受。
对北川中学来说,心理重建是看不见的重点工程。记者注意到,新北川中学在男女生宿舍楼下都设有一间心理辅导室,透过完全通透的阳光房玻璃窗,随时可以看到窗外的茵茵草坪和篮球场。
女生宿舍楼下,有三个端坐的侍女雕塑。有人和刘亚春开玩笑说:“不出三个月,这三个女娃娃一定被人画上胡子。”刘亚春直言,非常担心户外的凳子、灯杆、栏杆等设施遭到破坏,但简单的规章制度恐难有效果。“这是所有学校都会面临的问题”,刘亚春说,“我想了一个主意,让学生每人认养校内一件物品,并自愿爱护这些设施,用感情管理和维护这座校园。”
一所中学的重生,不仅要有崭新的教学楼,还应该有“淬火”后的坚忍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愿北川中学能高处更胜寒。(陈丽伟)
参与互动(0) | 【编辑:董方】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