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梁启超之子梁思成与夫人林徽因在罗马合照,林徽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 中新社发 中新社 摄
现在的吉林西站是当年“吉海铁路总站”的旧址。提起“吉海铁路总站”,不能不提到林徽因。这位史称“中国一代才女”的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正是这座杰出建筑的设计者,而她的丈夫、著名建筑设计家梁思成又是这个设计的审定者。由此,这座著名的建筑便具有了极高价值,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特殊地位。
林徽因所处的民国时期,从1911年到1931年间出了两件历史大事:辛亥革命和“九•一八”事变。在这20年里,吉林省内国有铁路是逐渐修建的。军阀连年混战,日寇势力不断扩大,同时,吉林人民反日情绪日益高涨。
1912年,日本对中国东北铁路虎视眈眈,他们为了抢夺修筑吉会铁路(吉林~朝鲜会宁)的权利,抢先借款建成了吉长铁路(吉林~长春)。
10年后,直奉战争结束,奉系军阀张作霖深受所辖区域没有自控铁路之苦,为此,他决定自建铁路,连接奉天、吉林和黑龙江。于是在1925年~1926年间,吉林省以自筹资金方式修筑了奉海铁路(奉天~海龙)。东北当局在当时政局不稳、日寇侵华咄咄逼人的形势下,能以自己之资金和力量修筑铁路(还有吉海、洮索铁路),包围日本操纵的“满铁”并对抗之,在维护中国主权和东北经济发展上是有历史贡献的。
而“吉海铁路”与丰海铁路相衔接,形成东干线主要部分。“吉海铁路总站”位于现吉沈线435公里10米处,其站舍及票房是1928年建成,次年建成塔亭。这座建筑属大型哥特式尖屋顶建筑,占地897平方米,建成初期叫“吉海铁路总站”,后称“八百垄站”、“黄旗屯站”,1985年改为吉林西站,至今保存相当完好。作为吉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成果,这座建筑已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让我们看看林徽因是在什么情势下设计和为什么设计这座建筑的。
1931年10月5日,日本侵略者胁迫袁世凯政府签订了《满蒙铁路预约大纲》,日本人是以承认袁世凯政府为诱饵钓上这条大鱼的。一纸条文就使日本人取得了东北5条铁路的预约筑路权。
1922年,张作霖当上了东北保安司令,即刻宣布东北自治。他不买小鬼子的账,决定自筑奉海、吉海铁路,旨在一石二鸟,既摆脱日本人所控制的南满铁路对他军事运输的妨碍和干涉,又与南满铁路对抗。奉系军阀、吉林督军兼省长张作相决定由本省自筹资金、自行设计、自行组织施工,这给林徽因提供了历史机遇,她和丈夫梁思成以“吉海铁路总站”设计者和审定者的实际行动,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这座建筑整体寓意为“雄狮初醒”,应和了当时的国民心理,象征中国人民的崛起理想,睡狮猛醒,必将傲立于世界东方。
该建筑坐西朝东,造型如雄狮伏卧:狮头是巨型半圆凸起,内部房间相应呈凹型,现为客运值班室、客运员休息室;狮颈和狮前腿是候车室;狮身是建筑中段的内缩部分,内部是售票室、行包房、走廊和两间单面房间;两个狮后腿是建筑的南侧突出部分,内部是站长室、书记室。从外部看,车站前脸是两只狮耳,北侧是狮子额头,尖塔是狮尾。狮尾设计巧妙,为挺立之塔楼,苏醒之状,昭然若揭。
主体建筑为方石结构,规整的石块坚实而美观,呈淡褐色,中间富含云母,在日光下熠熠生出细碎的亮斑,通体披上了神秘色彩。屋顶为折型木结构,外挂琉璃瓦。新中国成立后,铁路部门在1959年、1985年两次对站舍屋架结构进行过维修。令人遗憾的是,屋顶琉璃瓦全部更换了水泥瓦。想当年,尖屋顶楼脊上的琉璃瓦金辉闪烁,光映四野,何等壮观。室内原有壁画装饰现已遗失,但内部房间的所有木围墙、走廊的水磨石围墙却保存的完好无损。原来室内所有地面都是彩色瓷砖铺地,色彩鲜艳如初,花纹图饰中主体图案边缘的线条,仍然保持立体状态,质量耐久,工艺考究,让人惊讶。候车室的高拱顶系茶色玻璃镶嵌,玻璃中间暗压拉网式细铁线。据车站老人儿介绍,如受到撞击只能破一洞,不会碎掉。这里在1980年还是软席候车室,现为会议室。门窗把手和窗划原为木制,建国初大部分改作铁把手,后又部分更换为铁制。
最精彩的部分是钟塔。尖顶离地面29米,约7层楼高,呈底方上圆立柱型,极其美观;内有旋转木楼梯盘旋而上,计98级10个小巧缓步台,也是木结构,均没有装饰,但很牢固。80多年了,踏上去竟然没有一点吱呀声,令人讶异不止。旋转楼梯下部第4个缓步台处,可折进一间屋子,现为广播室。名为钟楼,未必就是敲钟所用。理由是,楼梯没有任何装饰,并非仅为和平观赏之用,须知当年正是军阀混战、日寇入侵的民国动乱时期。那么,从林徽因的设计理念出发,既为“醒狮”不会是天下太平的思路,即便是上悬报时大钟,也应该是哨兵瞭望和军事攻守之所。而那间折进去的屋子,应该是哨兵换班休息之地,也可放武器弹药。
塔楼很少有人登临,从仅可一人独行的旋转木梯登上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顶亭四望,一览无余,远近诸般,历历在目,是个居高临下的要冲之地。现在的楼梯4级以下,每天只有广播员上下,4级以上基本无人登临,那些木梯上,除了灰尘和上部撒落下来的鸽粪,没有足迹。越往上,鸽粪越多,到达顶亭,避风处的鸽粪足有半尺厚。站上人说,原先养了些家鸽,逐渐引来野鸽,也没有收拾,文物嘛,保持自然形态吧。
还有一个细节耐人寻味,就是候车室地面的瓷砖。那里的瓷砖不在一个水平面上,四围略高,从四个方向缓缓向地面的中心点低下去,形成几乎发现不了的坡状。是否设计为泄水用途已无从考证。这种不在一个水平面的瓷砖地面十分独特,由此可见,林徽因的建筑设计别具一格,即便今天也不落俗套。
楼内房间的棚角线也文雅别致,一楼7间,二楼3间,加上塔楼那间,仰望顶棚角线,多层次上缩,既不突兀,也不花哨,与下边的木围墙呼应,相得益彰。
候车室外的宽阔雨搭和台阶,当年应该是气派的,虽然雨搭棚业已更换,没有了当时的痕迹,但那6根水磨石廊柱,仍然试图还原林徽因设计当初疏朗大方的风格。
1928年这座车站建成后,因不是客运站,住户稀少,属吉林市偏僻之地。但该车站仍然发挥了它的作用。按业务性质为货运站,按技术性质为中间站,按工作量为二等站。2009年、2010年间,由于吉林站改造,客车移到这里始发和到达,一时间,吉林西站仿佛重现了“吉海铁路总站”当年的热闹与繁盛,越发突显在建筑上的鹤立鸡群。
站舍右外侧有井一眼,系建站当时供水之源,而今已弃用。旁边有木辘轳一架,年代也不短了。5棵大柳树均在半个世纪以上。
林徽因、梁思成于1928年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而“吉海铁路总站”正是在1928、1929年间建成,我们可以想到,这座建筑在她们夫妇心中的位置。林徽因被历史所铭记,站前楼旁醒目处立一石碑,上书“吉海铁路总站旧址”,其后有简要铭文。人民记住了这座杰出建筑,也记住了民国女杰性林徽因。
参与互动(0) | 【编辑:杨丽】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