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曹操只是军事家,一介武夫。其实,曹操不但精武而且善文,他到处网罗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也多方招知名的文学之士,因此促进了建安时期文学的发展。曹操对文学的贡献不仅在风气的倡导上,同时作为一个诗人,他的创作成就也是巨大的,他的传世诗歌就有《龟虽寿》、《观沧海》等20多首。
作为文学的“近亲”——谜语,曹操不但爱好,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制谜能手。我国历史上最早有文字记载的一条完整的文义谜,是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篇》所载曹操与杨修同猜的《曹娥碑》上镌刻的“黄绢幼妇,外孙齑臼”,这八个字分隐“绝妙好辞”四个字,距今有1500多年了。这个历史掌故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有比较详细的叙述,大意是说:在《曹娥碑》的背面,镌刻有蔡邕所书写的“黄娟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大字,当时连蔡邕的女儿蔡琰(文姬)也不解其意,曹操的众谋士也猜不透。主簿杨修与曹操动了脑筋后,猜出这句隐语是“绝妙好辞”,其解释是:“黄绢”乃颜色之丝也,色旁加丝是“绝”字;“幼妇”者,少女也,女旁加少是“妙”字;“外孙”乃女儿之子也,女旁加“子”是“好”字;“齑臼”乃受五辛之器也,辛旁加“受”即当今的“辞”字。这道在今天看来仍有一定难度的谜语被曹操猜中,其水平令人赞叹。
曹操会猜谜也善于制谜,《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里,描写有一次曹操令杨修在相府建造花园一所。落成后,曹操亲临花园“视察”,他环顾四周后,不讲好歹,仅取笔在园门上写一个“活”字,然后扬长而去,其他人都不明其中奥秘。原来,这就是曹操制的谜,谜底就是对此园门的评价。杨修见了说:“丞相在门中添‘活’字,乃嫌其太阔也”。即令工匠再筑墙围,改修狭门。在这一回还描写了这样一件事:一天,塞北送酥糖一盒给曹操,曹操谜兴又生,只见他在盒上写了“一合酥”三字,置之案头。杨修见了,即取匙与众人分而食之。曹操故意问其原委,杨修答:“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曹操以笑肯定,这道谜也许称得上凑合结构式的早期字谜之一。
相传,曹操有个娇俏的女儿,因无合意才郎而迟迟未嫁。后听说沛人丁仪,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是个饱学之士。一天,曹操特地接见丁仪,他吟了个字谜试其才学:“一字九横六竖,问遍天下不知。有人去问孔子,想了三天才识。”丁仪马上答出是个“晶”字。曹操点点头,又取出一张纸条:“道士腰间两柄锤,和尚肋下一条巾。就是平常两个字,难倒不少读书人。”丁仪略一沉思,含笑地手指谜中的“平常”二字。曹操见丁仪才智兼优,当下将女儿许配与他。
参与互动(0) | 【编辑:杨丽】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