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中国侨界

许又声:“让全世界人和我们一起过春节” 

2011年02月20日 00: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许又声率“四海同春”艺术团在农历正月十七结束全部六座城市巡回演出,19日晚,在最后一站中国澳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畅谈其此行感触。中新社发 谭达明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社澳门2月19日电 题:“让全世界人和我们一起过春节”——专访国务院侨办副主任许又声

  中新社记者 曾嘉 龙土有

  “‘四海同春’演出已经举行3年,我想30年以后‘四海同春’还会在,最终让世界各国人民每到农历新年时,都和我们一起欢度春节。”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许又声率“四海同春”艺术团在农历正月十七结束全部六座城市巡回演出,并在最后一站中国澳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畅谈其此行感触。

  演出一票难求

  从正月初一北京出发,到抵达澳门,许又声说,虽然一路风尘仆仆,但是演员和工作人员不辞辛劳,而在澳大利亚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和阿德莱德以及新西兰的奥克兰,每到一地,都是盛况空前,一票难求。

  “有几个城市,今年是第二次去演出,‘四海同春’这个品牌在那里已经非常响,当地侨胞认为水平很高;加上组织单位加大推广力度,受欢迎程度空前,每次临到演出还有很多侨胞打来电话要求购票。”

  他说,在奥克兰一个2500人的剧场,一般不售票的观众席第三层也坐满了,仍然还有人想来看,但是很遗憾已经没位子了。

  究其原因,许又声认为是演出质量高。歌曲方面有中国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董文华助阵,经典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十五的月亮》、《春天的故事》勾起侨胞们思乡之情;其他歌唱家也是水平颇高,曲目也都为大家所熟知。舞蹈方面,中央民族歌舞团驰名海外,多民族舞蹈融汇中华各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

  此外演出正好契合海外侨胞的情感需求。许又声说,现在世界上170多个国家有近5000万华侨华人,每逢佳节倍思亲,“一些华侨华人说,在海外是‘好山好水好寂寞’,所以春节期间国侨办组派艺术团到世界各地慰侨演出,就是对他们的情感慰藉,也是情感交流。那么多侨胞看完演出后眼含热泪,因为感觉到是亲人派来的艺术团。”

  侨社更加和谐

  在紧张的演出空隙,许又声还还拜访了当地的华人社团、华人企业家、华人家庭,也参加了一些座谈会。“我经常去澳大利亚,时隔三四年后再去,发现我们提出构建和谐侨社理念在那里体现明显。”

  几年前国侨办提出要构建“和睦相融、合作共赢、团结友爱、充满活力”的和谐侨社,海外华社积极相应。许又声说,很多社团这次都在一起,共同成立组委会,承接“四海同春”表演,这令他欣喜。

  另外,他发现华人华侨越来越融入当地主流社会。“这一路上我们见到很多华人参政人士,国会议员、州议员、市议员、市长或副市长,非常多。”他说,当地政要也非常重视华侨华人,在演出地,当地议员都希望在演出前作讲话,把演出当成拉近与华人距离的机会。

  另一方面,侨胞们也积极融入当地社会,成为当地民众的一部分。“昆士兰州的演出,现场摆出捐款箱,捐了很多钱,给当地赈灾,表现对当地民众的爱心。”

  让Chinese New Year深入人心

  谈到“四海同春”的意义,许又声表示,除了带给当地侨胞们情感慰藉,也是借春节这个平台,体现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中华文化是古老悠久的,但是要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人群体当中代代传承下去要做很多工作。他说,文化的范围广泛,音乐、舞蹈则为民众喜闻乐见,在传承文化过程中起到先锋作用。以中华民族歌舞形式演出,能够容易为华侨华人第二代、第三代理解、接受,也能够为外国朋友理解和接受。

  “这次演出,很多当地政要都去观看,因为我们通过歌舞传承中华民族追求和平、和谐、幸福生活的理念,他们看了以后都很感佩。有的人说看了以后对中国有新的认识。”许又声说,“四海同春”的演出,将中国人谦逊、和谐、与人为善、和为贵的理念也传达给外国朋友。

  他表示,从国家层面来看,中国通过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各方面成就。而“四海同春”艺术团通过春节的平台,来向世界传递和传播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让世界人民接受。

  “很多人之前不太了解春节,但是这几年,很多政要都要向华侨华人拜年,有的邀请他们到其府邸过春节。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过春节的品牌,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非常有意义。”

  许又声说,春节传递的是欢乐、吉祥和新一年的开始,这些内涵很容易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接受。“让Chinese New Year(春节)逐渐深入人心,未来与圣诞节齐名,这是我们打造‘四海同春’品牌的一个重要想法。”(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中国侨界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