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我从没有奢望住到这么好的房子。”打开房门,今年刚搬进新房的周有仙高兴地邀请记者进屋。这套86平方米的房子虽小却功能齐全,客厅、厨房、卫生间、三间卧室,经过简单的装修干净整洁。“才花了3万多元,就住进了三房一厅的楼房。”周有仙喜滋滋地,脸上溢满了幸福。
近日,记者了解到,华侨农场创新安居模式,经过几年的危房改造,不仅让436户1100多人住上了新居,也为全国各地的华侨农场开展住房保障工作提供了“标杆经验”。于是,记者来到位于漓江河畔,距桂磨公路咫尺之遥的桂林华侨农场,走进印尼归侨周有仙的新家。
提起住房,周有仙打开了话匣子,原来他家住在老平房里,夏天蚊虫叮咬,酷暑难熬,冬天四处透风,有时半夜会被冻醒,有时下大雨还会挨淹,总之,一年难得睡上几天安稳觉。
桂林华侨农场李场长介绍,创建于上世纪60年代初的华侨农场,主要安置1960年从印度尼西亚回国的华侨和1978年从越南回国的难侨。像周有仙家一样,646户农场的职工及家属,原来居住房屋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的泥砖、瓦木结构的简易安置平房。因使用年代日久,墙体开裂,基础下沉,横木腐朽,屋面坍塌,均属危房。
进行大规模危房改造,对于经济并不好的华侨农场来说,难度相当大。而如今,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大部分侨民已拿到钥匙,搬进新居。华侨农场并不富裕,那么,桂林华侨农场盖宿舍楼的钱从哪里不来的?
“住房问题不解决,农场的改革和发展无从谈起。”回想起刚刚打算改造危房时,李场长说,当解决职工住房问题摆上农场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时,一大堆困难也接踵而来。
是按现状简单维修?还是统一规划集中新建?场里召开职工代表会议,广泛听取和征求职工意见,最后大胆创新危房改造模式,决定采取统一规划、集中居住,统一补助、集中建房,统一建设、集中管理“三统一、三集中”的办法进行危房改造。
思想统一后,华侨农场确立以场部所在地石门为集中居住点。石门交通便捷,通信畅通,教育、卫生、商贸、水电、广播电视等公共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把分居在各个分场的职工集中到新区居住,既可以节约土地资源,节省对各分场水、电、路等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还可以扩大场部石门居住区人口规模,加快石门居住区城镇化建设步伐。
“集中居住,兴建房屋,不是无序扩张,乱建乱盖。”李场长说,他们出资聘请桂林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根据华侨农场实际,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和通过危房改造,打造一座“桂林华侨新城”的目标进行规划设计。
在激发广大职工参与危房改造热情的同时,华侨农场积极争取上级政府和部门的支持帮助。在此基础上,按照“统一补助”的原则,把上级政府的补助和农场的补贴,统一标准,用于职工建房,即采取职工自筹一点、农场出一点、上级政府补助一点“三个一点”的办法筹措建房资金。
同时,华侨农场抓住桂林市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的机遇,争取七星区委、区政府及市直各部门的支持,将华侨新城的教育、卫生、供排水、污水处理、饮用水安全、绿化、亮化、道路建设等公共设施,纳入城区政府及部门为民办实事等项目内容给予资金配套方面的支持,进行统一建设。据不完全统计,七星区几年来共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市民政部门投入资金200万元,这些资金投入的项目建设,与职工住房建设相互配套,同步进行,极大地改善了新城居住环境,增强了新城服务功能,有力地推动了华侨新城的建设步伐。
目前,华侨农场第四期新居工程计划5月开工建设,到2012年完工后全场646户职工将全部住上新房。农场还将以兴建廉租房和全额集资建房形式解决鳏寡孤独困难户和非职工户的住房困难。(陈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