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成章,光复会创立者及领袖之一。他长期奔走于浙、皖等地,将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撒播于社会中下阶层人士,对辛亥革命的成功有着很大贡献。
1912年,在青帮头目陈其美的教唆下,陶成章在上海遭蒋介石暗杀,革命生涯戛然而止,年仅35岁。同为光复会会员的夫人孙晓云伤心欲绝,至死对其忠贞不渝。
陶成章之孙陶亚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祖父,我想用8个字概括:品格高尚,言行一致,思想进步,身体力行。”
出类拔萃惨遭暗杀
电影《建党伟业》的第一场戏,陈其美被推举为沪军都督,却当场遭到陶成章的反对。深夜,蒋介石化妆成修女来到广慈医院,将陶成章暗杀。
电影自有渲染戏剧的成分,但陶成章在中华民国仅仅成立两周后就遭遇暗杀却是不争的事实。“木秀于林风必催之”,对于陶成章的死,陶亚成认为,“祖父能文能武,出类拔萃,所以陈其美将其视为心腹大患。”
陶成章为革命破衣畅履,不辞辛劳,从不贪图安逸享乐。1904年,与蔡元培、龚宝铨等在上海创立了光复会。蔡元培任会长,陶成章任副会长。他积极宣扬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对辛亥革命的成功有着很大贡献。在陶亚成眼中,陶成章“品格高尚,言行一致,思想进步,身体力行”。
争夺浙江都督一职是陈其美指使蒋介石枪杀陶成章的直接原因,虽然陶成章推辞接任浙督,仍在上海利用光复会经费募兵、练兵。“祖父在浙江籍人士中威信很高,给陈其美造成了压力。”陶亚成说。
1912年1月14日,当时还是无名小卒的蒋介石为报陈其美的知遇之恩,与光复会叛徒王竹卿二人在广慈医院举枪射杀了陶成章,民国第一件凶杀案也成为了蒋介石政治生涯的转折点。
夫人对他忠贞不渝
陶亚成由祖母孙晓云带大,直到14岁之前,都与祖母同睡一张床。“每当祖母说起往事,尤其是关于祖父的事,她就老泪纵横。”68岁的陶亚成含着眼泪说,“祖母对祖父的感情可谓至死不渝。祖父去世时,祖母伤心欲绝,哭到吐血。她一度以为要随丈夫一同去了,经过很长时间的调节,才把命捡了回来。”
孙晓云出身于绍兴上虞的一个大户人家,家底雄厚。陶亚成拿出了有些泛黄的老照片,相册中的孙晓云晚年依然气质不凡,“祖母很漂亮,个性也很强,因不满包办婚姻,她在结婚前一天将对方送来的聘礼打成包裹,从绍兴逃到了杭州,又从杭州逃到了上海。”影视剧里富家小姐逃婚的情节在孙晓云身上真实地上演,“1902年,祖母随留学生东渡的浪潮去了日本,之后在日本加入了同盟会。”陶亚成说。
因派系斗争,孙晓云受陈其美派遣加入光复会,暗中监视陶成章。在与陶成章的接触中,孙晓云被这个聪慧多谋的革命志士深深吸引。“他们不是一见钟情,是在日积月累中培养的感情。”1909年,陶成章与孙晓云在东京结婚,与陶成章私交甚笃的鲁迅担任了证婚人。
陶成章35岁去世时,孙晓云只有32岁。“祖母一生没有再嫁,与我父亲相依为命。她说,再没有祖父这样出色的男人能够让她心动。”陶亚成回忆,“祖母会把父亲给她的零用钱都攒下来,每到祖父的忌日,就买许多锡箔和贡品给他。祖母对祖父的爱,一直延续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刻。”
百年理想仍未实现
陶亚成告诉记者:“祖父很小就喜欢看书,过目成诵,曾受到良好的旧学教育。”陶成章15岁在家乡设馆任塾师,在接触新学书籍中,思想逐渐转变。
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激发了陶成章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意识,他曾两次赴京刺杀慈禧太后。虽然没有成功,但足见其对封建专制的痛恨。陶亚成说:“祖父很小就离开家乡,在浙江、安徽等地奔走,与当地会党领袖联络,熟知各地会党的详情。”
陶成章认为,当时以农民、商贩为主力组成的会党,是革命的基层力量。陶成章向他们灌输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革命的思潮由此撒播于社会中下阶层人士。
“后来,祖父觉得会党成员虽然勇气可嘉,但比较散漫,无纪律性。”陶亚成说。1905年,陶成章和徐锡麟等在绍兴创办了大通学堂,训练军事骨干。在东京加入同盟会后,回国成立光复军。
“尽管祖父有足够的能力担任要职,但他认为,打天下者不一定要‘住’天下。”爱好西洋古典音乐的陶亚成自称“血管里留着祖父的血液”,他直言不讳地说:“辛亥革命在形式上推翻了封建王朝统治,但在思想根源上并未成功,100年前祖父的理想至今尚未完全实现。”(李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