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积极向海内外民众宣传革命思想
海外粤籍华侨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热心倡导者。
(一)创办报刊,大造革命舆论
1900年1月25日,江门华侨陈少白在香港创办中国历史上第一张宣传民主革命的报纸《中国日报》。1902年,香山华侨程蔚南在檀香山创办《檀山新报》,刊登孙中山《敬告同乡书》和《驳保皇报书》,与保皇党《新中国报》大开笔战。旧金山《大同日报》在黄三德支持下易帜,成为美洲洪门机关报。1909年,李是男等粤籍华侨青年在旧金山出版《美洲少年周报》,后改版为全美洲同盟会第一家机关报《少年中国晨报》。1910年,冯自由在加拿大主持《大汉日报》,与保皇派《日新报》进行一年多笔战。1904年,张永福等在新加坡创办南洋第一份鼓吹革命的侨报—《图南日报》,与保皇派《南洋总汇报》笔战。1906年,香山华侨陈景华在暹罗创办《湄南日报》、《华暹日报》,以犀利的笔锋开创暹罗华侨革命之风。鹤山华侨陆佑资助创办《星洲晨报》。台山华侨黄伯度在加拿大创办《新国民报》。梅州华侨谢英伯与孙科等人在檀香山创办《自由新报》,与刘思复、潘达微在香港主持《中国日报》。谢逸桥在汕头创办《中华新报》、《新中华报》……粤籍华侨在海内外创办报刊,与保皇派进行论战,促使广大民众认清保皇派正真面目。
(二)开办书报社,印发革命图书,传播革命思想
为争取广大群众,粤籍华侨在海外各地建立书报社,宣传革命。1909年,粤籍华侨李是男等成立少年中国学社、陈孟瑜成立古巴“三民阅报社”,这是孙中山在古巴最早也是唯一的革命机构;张永福、林义顺等成立新加坡“同德书报社”。书报社内免费提供宣传革命的华文报刊和激励民族气节的书籍,举行“讲演会”提倡革命,极大地促进了海外华侨中下层阶级的觉醒。
当时国内宣传革命的书刊,如《革命军》、《扬州十日记》以及《民报》等在华侨中有很大的影响。粤籍华侨通过印刷这些进步书报,宣传革命思想。冯镜如创办日本横滨文经商店,代印《扬州十日记》等书一万卷,分送海外各地。张永福、林义顺等翻印《革命军》两万本,改名《图存篇》,在南洋和国内潮梅、闽南地区广为散播。伍盘照免费印制《革命军》1.1万册,由致公堂在美洲华侨中广为散发。《檀山新报》改组为《自由新报》,编印《自由言论》、《革命真理》、《扬州血泪》等在华侨中发行。 1911年8月5日,清政府最大的军舰“海圻”号访问古巴,鹤山华侨李铁夫带领同盟会会员冒死登舰,散发革命传单,成功说服舰长程壁光等全舰官兵加入同盟会。当“海圻”号回航上海时,武昌起义已宣告成功,“海圻”号也宣告起义,在当时引起巨大影响。
三、筹款助饷,支持革命活动
粤籍华侨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无私支持者,他们从富商大贾到一般侨众,阶层相当广泛。他们不图丝粟之利,不慕尺寸之位,一团热诚,只为救国,盼望祖国走上民主富强之路。
1895年,孙中山在广州发动第一次武装起义,其兄孙眉积极筹饷,之后数十次变卖地产,直至破产。开平华侨邓荫南为革命用尽了所有钱财,梁启超说:“此人倾家数万以助中山,至今不名一文,而心终不悔。日日死心为彼办事……”。新会旅港富商李纪堂是为支持革命毁家纾难的富商第一人。当时他拥资百万,加入兴中会后,为支持革命献出全部家产。松口华侨梁鸣成久是梅州华侨为革命捐躯第一人,1909年,梁受命赴南洋为新军起义筹款。当时爪哇霍乱流行,梁冒险只身前往,短时间内筹款折合港币5万元。在返回新加坡时,不幸遇难。
孙中山直接领导了10次武装起义,耗资62万元,80%为华侨“助饷”。粤籍华侨对历次武装起义的捐助,以黄花岗起义为最,华侨捐款超过18.7万元。为筹备黄花岗起义,在粤籍华侨李是南、黄佰耀、郑占南等组织发动下,美国三藩市“中华革命筹饷局”在加、美筹募资金9万元。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在开平华侨司徒美堂提议下,加拿大多伦多、温哥华、维多利亚三地四所致公堂大楼典押为孙中山筹建经费,为革命变卖会所,这是海外华侨的一次壮举。粤籍华侨林受之、许雪秋、谢逸桥、谢良牧为革命毁家破产,子女或为佣工或依赖他人抚养。孙中山曾特别赞誉“其出资勇而挚者,安南堤岸之黄景南也,其他则有安南之巨商李卓峰、曾锡周、马培生等三人”。黄景南是新会华侨,在越南以贩卖豆芽为业,镇南关、河口起义之际,他将全部积蓄,捐作军饷;李卓峰是南海华侨,变卖全部家产支持孙中山在越南活动……。
四、参加起义,流血牺牲
海外粤籍华侨是孙中山革命事业强有力的参与者。他们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表现出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从1894年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到1911年辛亥革命,历时17年,孙中山共发动广州之役、惠州之役、潮州黄冈之役、惠州七女湖之役、防城之役、镇南关之役、钦廉之役、河口之役、广州新军之役、广州黄花岗“三二九”之役,10次武装起义全部都有海外粤籍华侨组织领导和积极参与。
1895年广州之役是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反清武装起义,粤籍华侨邓荫南、夏百子、宋居仁、陆皓东、郑士良等积极参与组织和策划。陆皓东设计青天白日旗作为起义旗帜,失败被俘壮烈牺牲,被孙中山誉为“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第一人”。1900年惠州之役,邓荫南就任“后方接济,同时任总司令,谋响应于广州”;1907年5月,许雪秋发动潮州黄冈之役;同年5月,归善华侨邓子瑜组织发动惠州七女湖之役;镇南关起义中,五邑华侨张云田担任敢死队队长。黄花岗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孙中山誉为“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战斗中共有86名勇士牺牲,其中华侨为31人,海外粤籍华侨29人。
在革命的进程中,不少海外粤籍华侨曾多次用暗杀手段,刺杀满清大臣,以期动摇满清政权。香山华侨刘师复暗杀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台山华侨邝佐治刺杀海军大臣载洵;梅州华侨温生才和邝佐治成功刺杀广州将军孚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