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北部“官兵里”:穿越时空的“闽南村”
在河南北部邓州市郊的湍河沿岸,分布着48个大小村落,俗称“官兵里”。闽南人若走进中原大地的这些村落,会明显觉得这里民居风格、语言、生活习俗与闽南十分相似,俨然一个穿越时空的闽南村落。
这里的民居多为单檐硬山式,屋脊两端翘起,浑似展翅欲飞;屋盖覆以简瓦,雍容稳重。河南农村,少见有祠堂,这里却有南方常见的祠堂,人称“闽营家祠”。“闽营家祠”旁还有河南仅见的“天后宫”,规模宏大。
“官兵里”村民讲的虽是当地方言,但细听可以发现夹有闽南语,如称父亲为“爹”,称母亲为“奶”,姑叫“高”,祖父叫“公”,祖母叫“嘛”……。这里的村民习惯种植稻谷,爱吃大米;这里渔业发达,挖有不少池塘,许多人家还善于在湍河驾舟撒网捕鱼。许多人家供奉妈祖,每逢农历初一、十五上香祷告。“官兵里”的丧俗颇为独特,老人过世后,先灵尸3天,腰间摆放供品(意思是伸手可得)。夜深人静时,死者的直系亲属手持雨伞,身背包袱,从死者身上跨过去,径直朝东南方向走去(意向台湾),嘴里念念有词:“××(死者名字),回家吧,回到大海那边,那边有澎湖湾、日月潭、阿里山,那边有无数渔船、风帆,有无边的稻田……”
这里的村民都说,他们的先祖是闽南人,曾随郑成功渡海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后又随总兵黄廷归顺清朝,最后屯垦河南邓州,从此在邓州繁衍生息……
据保存在“闽营家祠”里的族谱记载,邓州“官兵里”一带数万村民的先祖,都是随一个叫黄廷的将军来这里屯垦的。黄廷,字华明,生于明泰昌元年(1620年),福建泉州府同安县锦里村人。黄廷年轻时,家乡不断遭受倭寇侵扰,在家族及乡亲的资助下,黄廷招兵买马,拉起了一支抗倭护家的队伍,并数次大败倭寇,威震闽南。
当时,郑成功高举“抗清复明”的大旗,在闽南扩充实力,派人前往说服黄廷,希望他能加入“郑氏集团”,共图反清复明大业。黄廷以民族大义为重,毅然领兵加入“郑氏集团”。南明朝廷封黄廷为“永安伯”,郑成功授他为提督、右先锋。
南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郑成功率兵渡海攻台,“永安伯”黄廷的将士奋勇当先,浴血拼搏,立下汗马功劳。
台湾收复后,黄廷奉命分兵驻守南投、嘉义一带。黄廷见南投、嘉义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适于屯垦,遂令部将分批回闽南老家接来眷属,聚落安置此地,被称为“闽营人”。
郑成功逝世后,郑氏王族内部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导致郑氏政权日趋衰败。与此同时,清廷加紧劝降,晓以国家统一大义。黄廷也看清形势,以国家统一和社稷兴盛为重,利用在闽南作战的机会,率10万大军北上归服清政府。
清廷对这支归顺的军队并没有歧视,而是优厚待诚。休整后,即派向北部边关御敌。
清康熙六年(1667年),朝廷突然诏黄廷班师回朝,听候嘉封。当黄廷率部来到芦沟桥时接到圣旨,封黄廷为“慕义伯”,并令他一路南下,沿途分批遣散队伍。
黄廷明白这是朝廷怕他功高盖主,聚而生变,未免有点失望。但他仍然以社稷为重,遵旨率部南下。当行至河南边陲要塞邓州时,又来了一道圣旨,令黄廷就地屯垦。
黄廷把兵士沿湍河南岸分营安置,并分别命名为“黄屈里、新店里、茶店里、曲河里、冠军里”,通称“官兵里”。
为慰藉兵士的思乡之情,黄廷要求住房风格、村庄格局要按闽南老家建造,这一带遂成特色鲜明的“闽南村”。
住宅、村落建成后,黄廷便安排将士回台湾、闽南把家眷搬来,在邓州安家立业,不出几年这一带就成豫北的“鱼米之乡”。
黄廷又在邓州城内小东关建造府衙“武衙门”,在城西十八里建造了形成了具有闽南特色的街区。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黄廷在邓州的府邸逝世,享年96岁。黄廷及“闽南营”的后裔在邓州已繁衍至数万人。近年来,他们中的代表已数次往同安锦里寻根。锦里宗亲也派人前往接谱,两地互访热络。(黄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