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加坡归侨忆常山华侨农场:荒山野岭崛起新城

2012年04月18日 16:00 来源:福建侨报 参与互动(0)
新加坡归侨忆常山华侨农场:荒山野岭崛起新城
2001年张洪德夫妇重返新加波,游览圣淘沙公园。
张洪德当年参加反殖民主义运动被捕关押的新加坡的“五号营”。

  张洪德,男,新加坡归侨,现年80岁,退休前任职于漳州市常山华侨农场。

  那年,我和被驱逐的进步人士一道从新加坡棋樟山集中营乘船上岸,又改乘火车到巴生码头,准备乘船回国,但火车到了丹戎巴格站后,却在那等了很久,原来是要等从另一座监狱来的“犯人”。

  不知过了多久,等来的却只是一名年纪轻轻的小女子,她在狱警的押送下来到了我们中间。别看她年纪小,但她神情自若,气质非凡,从那时起,她就深深藏在了我的心里……

  在被“驱逐”回国的轮船上认识她

  那年我也不过是20岁,在马来亚英国殖民当局的集中营已经被关押了一年多的时间,那时自恃是最年轻的进步人士,但看到了她后,知道她不仅比我小,而且“狱龄”也比我长,心里不由产生了敬慕,当轮船到达广州港时,我们已经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了。

  被捕前,我是一家机器修理厂的学徒,那年是我到新加坡的第5个年头。之前,我做过很多种工作,卖过汽水、橙汁,做过电影院收票工,干过油漆工,虽然收入微薄,但由于有很多很好的朋友,日子过得格外的充实。

  这些朋友思想很进步,和他们在一起懂得了许多道理,知道做人不仅要为自己的生存奋斗,更要为穷苦大众奋斗,要争取自由和民主,就要推翻殖民统治。

  慢慢地,我开始也和他们一起投身反对殖民统治的进步运动中,在基层民众中宣传进步思想,争取他们的支持,让他们站到我们这边。

  1951年的一天,警察局的几位便衣来到我工作的地方,在核对身份后,就把我拷上手铐,带上警车。一进警车,那几个便衣就对我拳打脚踢,逼我说出进步组织的情况。

  其实,对于这天的到来,我有着充分的准备,所以尽管他们用尽了各种刑讯,甚至电刑,都不能让我对他们说一句关于组织的话。

  携手开创新事业

  载着我们的轮船终于从马来亚的巴生港出发,船上不仅有我们新加坡40多名“政治犯”,还有从马来亚其它监狱送来的进步人士,大约有好几百人。大家虽然彼此都不认识,但都是相同原因走到了一起,所以很快就熟悉了。这样的大聚会让所有人都感到振奋,因为在此之前,谁都没有和这么多“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因此这更加让我们对自己从事的事业充满信心和勇气。

  更让我们高兴的是,当轮船抵近广州码头时,响起了震耳的锣鼓声,祖国的亲人早就在那里等待着我们的到来。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们都按捺不住激动,每个人的眼里都闪烁着泪花,有的情不自禁地高呼“祖国万岁”的口号。

  当时我们都很年轻,可以选择继续读书,或者留在城市工作,但我们都愿意尽早地参加祖国的建设,并执意要到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

  那时,国家准备在福建筹建一个华侨农场,我们知道后,立即就报名参加,而那位我敬仰的女子,也义无反顾地跟着我们一起来到福建,来到了云霄常山华侨农场。

  其实最初的华侨农场,不过就是一片荒凉的土地,没有一座房子,一切都是从头开始。

  荒山野岭崛起新城

  岁月荏苒,转眼就过去了60年,谁也想不到一个曾经没有人烟的荒山野岭,现在已经变得一座城市。

  记得那时,我们住在自己搭盖的茅草房里,幻想着这里以后的景象,但没有人想到如今的常山华侨农场会变得这样美,这样的好,连城里人来到这里,都无不感叹这里建设得非常的好。

  幸福不仅于此,我还收获了爱情,那位让我们在丹戎巴格火车站等待的少女,最后成了我的妻子。

  就在2001年的时候,我们牵手回到新加坡,这也成了我们一段共同的旅程,一段充满感情的旅程。

  同样也是难以想象,新加坡以前只不过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城市,现在变成了国际大都市,当年住过的房子,现在几乎难以寻觅,只能凭着遗留下的地名来回忆过去的岁月。

  四排坡监狱有妻刻骨铭心的记忆

  回到新加坡,我的思绪一直在飘忽,有时会想起上个世纪40年代,独自从老家广东跟着水客来到这里的情形,那时的我才14岁,因为家里穷,只好背井离乡到海外谋生,开始还有叔叔照顾,后来叔叔的馆店倒闭,没有能力养我,我只好独自生活,那时的艰辛深深地留在记忆中。

  妻子虽然出生在新加坡,但家境也贫寒,从小只能在平民小学读书,但她很早就懂事,不仅为家庭分担重任,也许就是因为她的这些经历,所以有着别人所没有的勇气和胆识让她参加争取民族独立的进步运动。

  说是探亲,也是旅游,我们不仅游玩了新加坡各处的名胜,也来到我们曾经工作的地方,更是重访被抓、被审讯、被关押的地方。

  妻子曾被关押在四排坡监狱,现在这所监狱已经关闭,我们只是在外面看看,并没有走进去,这里留有妻子刻骨铭心的记忆,当年她也许表现的很激进,当局只好作为特殊人物予以“驱逐”,如按条件,她不符合“驱逐”标准,因为她出生在新加坡,是地道的当地人,所以当年,为了“驱逐”她,整列的火车在丹戎巴格等待,命运就安排我见到了她。

  集中营里缅怀峥嵘岁月

  渡轮载着我们来到新加坡远处的一个孤岛,那就是我曾被关押的棋樟山集中营。

  集中营的铁丝网依旧还在,哨兵的岗楼依旧矗立,大铁房依旧覆盖在地上,不同的是,这里已经没有“犯人”,来到这里的人都是游客,据说,以后这里将改造为中学生的夏令营。

  集中营大门是敞开的,游客可以自由进出,当看到我所居住的5号营时,我的心感到一阵抽搐,哽咽得想流泪。

  那时的我们,并没有因为失去自由而气馁,反而更加的乐观,大家每天都有充实的活动内容,不是练唱歌,就是学习英语,要么做操,踢球。到了夜里,大家躺在床上聊天,讲自己的经历,谈自己的理想,盼望着有朝一日看到殖民统治者失败,民族独立斗争得到胜利。

  所幸的是,我看到了这一天,并能和妻子一同旧地重游,缅怀峥嵘岁月。

  ……

  如今,我已是耄耋老人,心里坦荡如砥,因为我这辈子为之奋斗和努力的是争取民族独立和建设新中国,这些都是天下之事、大众之事。我觉得,这样的人生、这样的生命很有意义。(张洪德/口述 林小宇/撰文)

【编辑:杨凯淇】

>中国侨界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