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籍旅荷侨领夏光耀:一步一个脚印做实业
“山上的竹子连着根,不管我走到哪里,我始终都是温州人,这里的一切都是我的骄傲。”45岁的夏光耀如是说。
从15岁初中毕业开始四处打工,到25岁远赴欧洲为梦想打拼;从32岁回温创办“嘉伦特”一心一意做实业,到一年前发起成立旅荷华侨华人青年总会、积极动员青年侨商回温投资发展,夏光耀此前的人生里,始终交织着两种情感,一种是对实业的情有独钟,一种是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梦想:
寻找更大的发展机会
和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出国打拼的温州人一样,年少时的夏光耀吃过不少苦。尽管父母都有一份固定的工作和收入,但由于子女多,家里常常捉襟见肘,一向懂事的夏光耀将父母的艰辛看在眼里。初中毕业后,15岁的他开始打工的日子。
烧锅炉、在橡胶厂当学徒……只要能干的工作,夏光耀都干。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骑着自行车给当时的大众、解放等电影院送电影拷贝的日子。他回忆说,这个看似有趣的工作其实非常辛苦,跑片员的工作时间要随影院放映计划来定,风雨无阻,时常要干到晚上,吃饭没有规律,只能在送片间隙抓紧扒几口饭。“那时候不觉得辛苦,干劲十足,每次领工资,钱不多,但特别满足。”回想青涩岁月,夏光耀憨厚地笑了。
辗转几个工作后,夏光耀来到飞雕电器开关厂做业务员,成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温州电器推销大军的一员。凭着勤奋和韧劲,别人要跑一个月的销售量,他硬是一个星期就能完成,几年时间,就攒下了五六万块钱。那个时候,市区下吕浦的房价还只有每平方米500元。
积累经验的同时,在夏光耀的心里,闯一番事业、自己当老板的念头越来越强烈。1992年,一位已侨居国外的少年朋友给他带回一个重要信息:欧洲人喜欢中国的服装。这让一直跃跃欲试希望寻找更大发展机会的夏光耀激动不已。当年,他就在朋友的帮助下,揣着梦想和打工10年攒下的积蓄,踏上前往法国的飞机。
勤奋:
借鸡生蛋掘得第一桶金
初到法国,夏光耀来不及细细欣赏这个浪漫之都的风光,就拉着朋友考察起当地服装市场来。
“那时候中国产品刚刚被欧洲国家认可,物美价廉的中国服装在那里很受欢迎,可以说在当时只要是衣服都可以卖掉……”夏光耀回忆道。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夏光耀把目光瞄向了别人眼里微不足道的围巾。他发现,欧洲国家的女性对围巾很感兴趣,经常一买就是好几条。于是,他走上街头,认真查看人们脖颈间的围巾色彩和款式,搜集了解流行信息和趋势。
带着从法国采购的大批围巾样式,夏光耀回到温州。对于当时的他来说,虽然在法国做服装买卖赚了些钱,但加上从亲戚朋友那筹借来的,也就200多万元的资金,要想租厂房、雇工人、买先进纺织机器自己生产,并不现实。这时,他灵机一动,何不借“鸡”生“蛋”?
一番努力后,他承包了位于市区蛟翔巷的温州第一棉织厂的一条生产线,由他提供原材料和版型,利用棉织厂闲置的进口机器生产提花围巾。很快,事实证明了这是一项双赢的合作。这些围巾在欧洲市场一经推出,就因其款式新、质量好受到极大欢迎,订单源源不断。仅1996年至1998年三年时间里,夏光耀生产并销往欧洲的围巾就达到上百万条,他也因此赚到创业路上的“第一桶金”。
生产围巾的同时,闲不住的夏光耀还在欧洲做起服装贸易。他站过柜台,也送过货,凭借着骨子里那股温州人特有的不怕吃苦的精神,朝着自己的梦想大踏步迈进。
回归:
一步一个脚印做实业
1996年,夏光耀在欧洲取得居留权。同年,他注册成立中希进出口贸易总公司。1999年,他回国创办温州市嘉伦特服饰有限公司。当记者问他怎么会在国外发展势头良好时想到回国创业,夏光耀说出了本文开头的那番话。
事实上,这也与他内心深处对于做实业的那份执着紧密相关。在欧洲做服装贸易时,夏光耀的货源主要来自广州等地,一部分商品的质量并不尽如人意。这让他萌生了自己办厂生产的想法。
1999年,他租用温州毛纺厂的厂房创办“嘉伦特”, 生产男女时装、大衣、西装、风雪衣、皮衣等,再次演绎借“鸡”生“蛋”的传奇。2006年,“嘉伦特”迁至瓯海南白象,这一占地10亩的厂区,是夏光耀赤手空拳闯事业以来,所建立的第一个自己的生产基地。2007年,为了打开美国市场,他赴美国洛杉矶创办R&G时尚集团,生意越做越大。
跟他有些粗犷的外表不同,夏光耀对服装有着一种特殊的敏锐与细腻。他一方面明确企业定位,注重设计和质量,高薪聘请专业团队担纲设计,并频频率队参加各个国际时装展。一方面,细分出口市场,有针对性地组织生产和营销。如针对欧美消费水平较高,销往这些市场的产品设计精良、档次较高;而销往巴西、非洲等新兴市场的产品,则以物美价廉为主。
“做实业的感觉特别踏实,一步一个脚印,看得到。”夏光耀说,自己天生是“劳碌命”,闲不下来,每天抽空去车间转转,看到一块块布料变成一件件服装,是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在这份用心之下,“嘉伦特”发展稳健。2011年,公司产值突破八千万元,其中出口约为六千万元。即便在今年国际纺织业遭遇重重冲击,企业的订单减少了三成,夏光耀却从不气馁。他一边努力转型,调整部分生产线为七匹狼、美特斯·邦威等国内知名品牌做贴牌生产;一边加大对南美、南非等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寻找新商机。“我对中国经济有信心,对温州有信心,对企业有信心!”夏光耀的这番话,说得格外坚定和豪迈。
正因这份对祖国、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去年10月,他在侨居国荷兰发起成立旅荷华侨华人青年总会。成立大会上,被推选为首届会长的他表示,要为维护旅荷青年侨胞的合法权益、为不断发展的中荷良好关系,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自己的贡献。而作为他在侨界的另一身份——温州旅美同乡会首席代表,他也常利用往返中美的机会,将家乡的发展变化、招商政策等及时传达给旅美温籍侨胞,动员大家多回温州看看,参与家乡建设。
光宗耀国。这是去年夏光耀在北京参加“世界温州人经济理论研修班”时,北大教授王岳川给他写下的四个字。实诚的夏光耀说,“耀国”讲得太高了,如果能尽自己的力去做些“耀乡”的事,便是他最大的心愿。(本报记者 潘秀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