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19万封侨批档案申遗2个月后将见分晓

2013年03月20日 09:10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19万封粤闽先侨留下的侨批档案打包申报世界记忆遗产档案,2个月后将在韩国召开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进行表决。专家认为,这批珍贵的文献作为中外金融、贸易、邮政、交通交流史证,具有独一无二和原生态的价值,“申遗”成功的可能性极大。

  作为中国东南沿海一带“过番”的最好标本和中国近代珍贵记忆遗产,侨批档案在2011年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去年被列入亚太记忆遗产名录。

  粤闽两省共推侨批申遗

  尽管世界其他地方也有移民书信这种文献,但在时间、地域跨度到数量上都不如侨批。

  昨日(3月19日),记者从广东省档案局获悉,4月19日-20日,“中国侨批·世界记忆工程国际研讨会”将在北京召开。届时,将有来自美国、泰国等国内外30多名专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以及国内历史、档案工作者等约120人与会。广东省档案局档案督导处主任科员胡可征告诉南方日报记者,此国际研讨会由国家档案局牵头组织,并与广东省政府、福建省政府联合主办,旨在向全世界进一步推介侨批档案。

  “研讨会上,广东汕头、江门、梅州等地和福建省方面都会组织一批侨批原件和资料展出。”胡可征介绍。

  “侨批档案不仅仅是中国,更是近代以来非常珍贵的国际移民文献,从时间跨度之长、地域跨度之广到数量之大、国别之多看,它都是极具独特性和唯一性的。”昨日,“侨批档案”申遗项目专家组首席专家、五邑大学教授张国雄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对侨批档案作出高度评价。他认为,尽管世界上其他地方也有移民书信这种文献,但都不具备以上几大特色。

  2011年底,广东侨批与福建侨批以“侨批档案”的名义一同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并于去年成功申报“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随后启动了“侨批档案”申遗“三级跳”的“最后一跳”——申报“世界记忆遗产档案”的计划。

  张国雄告诉记者,5月份,“侨批档案”申遗将在韩国召开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进行表决。他说,对照世界记忆遗产的价值和评选标准,侨批档案完全符合条件,所以他对表决充满信心。

  无独有偶,记者此前采访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地区委员会主席埃德蒙森时,他也认为侨批档案是华侨祖居国和侨居国的共同记忆,广东近代以来的华侨作为国际移民,承载着东西方文化、经济交流的使命,持续时间长,留下了珍贵的纸质档案,这些文件的价值是世界性的。

  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地区委员会特别顾问朱福强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他十分看好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以我个人十几年从事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地区委员会工作的经验判断,侨批档案所具备的条件完全符合标准。”

  侨批研究获批国家课题

  除侨批文献整理,还要将侨批放在国际坐标中,与其他国际移民书信进行多维度比较研究

  侨批从单封看,是普通家信,内容大多以家长里短为主,但从其发挥重要作用的100多年历史和远及亚洲、美洲、大洋洲等区域的跨度看,却又是难得的史证。

  国际汉学家饶宗颐认为,侨批作为原生态民间文献,在时间上,可与敦煌文书、徽州文书形成自然链接,反映社会演进;在空间上,覆盖了华侨海外活动区域及侨乡各地。

  他还深入分析:“与内容较单一、格式化的徽州契约相比,潮汕侨批的内容更为丰富:远渡重洋,涉及到海上交通;异国打拼涉及国际关系;经营侨批局,涉及金融业;寄批涉及邮政部门。”这决定了侨批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为推进“侨批档案”申报世界记忆名录工作,广东省高度重视“侨批档案”的收集、整理、保护、开发工作,目前我省18万余封“侨批档案”都得到良好的保护,而各地侨批研究者更是多年来一直都在进行不懈的努力。

  张国雄透露,该校“侨批文书整理与研究”课题,已获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立项,得到60万元的研究资金支持。“侨批文书整理与研究”课题由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和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两个单位合作申报。

  作为课题带头人,张国雄向南方日报记者表示课题组将致力于完成两大任务:第一是整理侨批文献,除了完成五邑地区银信的整理工作,还要尽力将汕头、梅州和福建地区侨批纳入研究系统;第二大任务是突破目前主要停留于研究侨批历史、政策的层面,将侨批放在整个国际坐标中,与其他国际移民书信比较研究,从文化、社会、经济、国际交通、邮政等多个维度进行多学科分析研究。

  五邑大学目前正在整理《五邑银信集成》,这一大型文献集成约有60册,预计2014年出版。汕头潮汕历史文化中心编辑的《潮汕侨批集成》也已经出版了两辑72册。据了解,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也有部分学者十分关注侨批档案研究。

  抗战时侨批拯救数百万人

  寄回潮汕地区的批款,每年大约有八九千万银元,最高年份为上亿银元

  长期从事侨批档案搜集、整理、研究的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顾问王炜中,多年来几乎走遍潮梅地区。为了搜集材料,王炜中与该中心研究编辑室副主任王汉武、《侨批文化》编辑陈胜生和《侨批文物馆》顾问张美生等一行7人,用一周的时间,驱车2500公里,重走了侨批史上著名的“东兴汇路”,进行田野调查。

  “主要目的是印证史实和收集文献,侨批业的历史功绩值得历史铭记。”王炜中昨日接受采访时介绍,“东兴汇路”指的是抗日战争期间,在递送侨批原有汇路中断的情况下,潮汕侨批业者为救数百万侨眷于水火,冒着危险开拓出来的侨批秘密通道。“东兴汇路”西起广西东兴,东至广东汕头。

  “据统计,当地靠海外侨胞批款为生的百姓约占总人口50%左右,不少乡村占总人口的80%上下。以归侨侨眷家庭为单位计算,平均每月所收到的批款,占其家庭总收入的八成以上。寄回潮汕地区的批款,每年大约有八九千万银元,最高年份为上亿银元。”王炜中说,侨批汇路无疑是当时归侨侨眷的“生命线”。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港九及南洋群岛相继陷落,递送潮汕地区侨批的汇路断绝,当地归侨侨眷的生活顿时陷入困境,许多人靠变卖房产或贱价变卖衣物度日,不少人离乡背井流落到福建、江西等地,出现饿死人或卖儿卖女的惨剧。如澄海澄城镇东湖村的邱姓,原有150户、800多人,由于侨批汇路中断,生活无以为继,被迫出卖房屋20多座350多间。上华镇的冠山村,原有人口9886人,由于侨批无法递送,全村饿死283人,绝户194家。这种状况,在当时侨胞的批信中都有真实反映。(林旭娜 郎国华)  

【编辑:王盼盼】

>中国侨界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