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华侨史》主编:侨胞是侨史保护者与记录者
“我们史料的海外收集工作得到了广大海外侨胞、留学生、专业人士的大力支持。”4日,国务院侨办“走基层、侨乡行”中央媒体采访团在广州暨南大学采访时,《广东华侨史》主编张应龙向采访团介绍《广东华侨史》编修工作时表示。
收集和抢救华侨史料,离不开海外侨胞的支持和参与。今年,在广东省侨办的组织协调下,张应龙带队开始了赴海外收集史料的旅程。刚从美国回来的他,说起此行的经历仍十分激动。“此行,我们原始史料的收集取得重大突破。在旧金山,在当地侨社的帮助下,很多百年会馆为我们敞开大门,所有的资料让我们任意拍摄,这些有着百年历史的文物将对我们下一步的修史起到重要作用。”
海外侨胞还是华侨史料的保护者和记录者。张应龙说,很多华侨口述的历史,也是生动的史料。他举例说,硅谷有一位侨领,本职从事科技产业,却用行动保护了一段华侨史。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位侨领得知有一块华人墓地,埋葬着当年来美国修铁路的华人的遗骨。当时,有一家公司想购买这块墓地用于商业开发。最终在他的百般协调下,这块墓地得以保全。每年清明节,他都带着香烛去墓地祭拜。“正是这些华侨华人的义务保护,才让这些珍贵的史料得以保存。”
“史料的收集和抢救,关系到整个编修工程的成败。”张应龙介绍,《广东华侨史》主要收集文献档案、口述记录、音像资料三大类史料。他透露说,今年将有5批专家前往北美、东南亚的8个国家开展调研,深入侨社侨团和当地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机构收集史料。同时,有关专家还将深入广东三大侨乡和北京、上海等地的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和华侨华人研究机构,调查、收集华侨历史和侨乡文化资料。“我们还将开展重点侨领、华商、华裔、新移民、华人专才、归侨、侨务干部七个类别的口述历史访问,并有重点地选择一些华侨家族做专题访问,为《广东华侨史》留下鲜活的历史记录。”
下个月,张应龙又将赴东南亚进行史料搜集与调查。“除了主动收集,我们还通过侨务资源,发布史料征集令。”张应龙介绍说:“我们向海外侨胞发出了《广东华侨史史料征集启事》和《广东华侨社团史料征集启事》,希望侨胞们和各粤籍侨团踊跃提供广东华侨史资料实物和线索。”
“《广东华侨史》最大的亮点之一是使用多语言的资料。史料的收集范围除了通常的中文、英文资料外,也包括法文、日文、韩文、荷兰文、印尼文、泰文等其他语种资料。”张应龙说,广东是中国第一大侨乡,通过编修《广东华侨史》,系统、全面总结梳理广东华侨海外移民、谋生、发展、融入、贡献的历史和规律,无论是在研究广东华侨史,还是在研究世界华侨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据了解,广东省委、省政府于去年11月启动《广东华侨史》编修工作,计划用8至9年时间全面完成编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