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广东台山成务学校开启百年“华侨兴教”史(2)

2013年06月21日 13:34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广东台山成务学校开启百年“华侨兴教”史(2)
成务学校放学的孩子。

 碉楼防贼护校 台山少见

  从柱国伍公祠出来,右边并排的便是成务学校最先修建好的学堂,目前,这里是成务学校的初中部,而在今年9月份,初中部的学生则将搬迁往端芬中学,这座历史悠久的教学楼将迎来幼儿园的学生。

  从两座楼的中间一直往后走,便是成武学校碉楼,在台山,在学校中修建碉楼并不多见,这一座碉楼于1924年修建,专门用于防贼护校保安。

  相对于台山境内其他碉楼,成务学校的这一座碉楼外观并不突出,整座碉楼共有五层,在2011年的翻修中,青黑色的外墙已经涂漆成淡蓝色,但当年防护用的炮口依然明显。而走进碉楼内部,内部的机构已经完全发生了变化,在碉楼的一层,新修有卫生间与冲凉房,其它每一层都有独立的房间,可供人居住,碉楼的窗户也都已换成现代的铝合金门窗,修建时用的钢筋依然保存完好,楼层之间的楼梯也都全部翻修,使得这座碉楼更像现代的筒子楼。

  “这些全部都改变了原貌,我读书的时候还不是这样的,那个时候是古色古香,以前都是用青砖铺砌,”伍立欢讲,小学的时候自己还上来过这座碉楼,现在已经过去几十年,已然不同了。

  而从碉楼的顶层望出去,整个成务市尽收眼底。

  当年的小学生当了村支书

  西泽村委书记伍立欢1982年在成务学校初中毕业,对于他来讲,学生时代的点滴依旧停留在脑海中,几十年过去,学校里的每一处格局,都依旧无比熟悉。

  从成务学校的大门进去,首先看到的便是柱国伍公祠,在岭南地区,柱国伍公祠并不少见,走进柱国伍公祠堂内部,一楼空间相当空阔,墙上的碑刻记载着祠堂的建筑史,在大厅正中央,几根拱柱呈环状撑起了整个祠堂,沿着楼梯从一楼走到二楼,二楼被幕帘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成务中学的教室办公室,另一部分则是伍氏祠堂。

  伍立欢讲,他在上世纪80年代读成务学校,柱国伍公祠从一楼到二楼为对称楼梯旋至二层,二楼祠堂内部两边各有一个教室,中间为空的过道,以前,学生们就在祠堂里上课,而在一楼的大厅内,则主要是用来文艺表演、看电影。

  “几十年了,我还有印象,当时上初一的时候就是在这里,”伍立欢讲,以前祠堂内部并非现在所见,在近几年的翻修中,祠堂的拱柱,墙壁也都重新喷涂过。

  据伍立欢讲,老祠堂一直是用来供学校教学的,小学初中都是在这里,而现在,在祠堂的周边修建了更多的教学楼与宿舍,老祠堂的学堂属性慢慢淡去,又恢复到本来的功能。

  从祠堂二楼的侧门出去,一座古钟悬挂在旁边的教室一侧,“我们小的时候用的是青铜钟,上下课铃声都是就是钟声,我都打过这个钟。”

  成务市百年古圩的时光刻度

  “这以前是伍姓人用来赶集的,现在已经很多年没有圩期了。”伍立欢介绍。走进成务市,圩内整体布局成“冂”,这一点很像汀江圩梅家大院,与梅家大院相比,成务市内的空间稍小,骑楼也不似汀江圩的华丽,壮观,而圩内繁荣程度,与邻近的上泽圩更不能相比。

  建筑华美雕塑挡不住岁月侵袭

  “上泽圩是陈姓人,成务市为伍姓人。”伍立欢介绍,虽然与上泽圩相隔不过一里,但在旧时,伍姓人主要是在成务市内赶集,而陈姓人则在上泽圩内进行商贸。而在端芬,与此相似的还有大同市与汀江圩。

  站在成务市的入口处,尽管不少的骑楼已经重新翻修,但成务市仍散发着古旧与衰败,老人们坐在门口,或者悠闲地聊天打牌,抑或哄逗孩童,整座圩内,少见青壮年。

  目前,成务市内保存较完好的骑楼建筑有18栋,建造初期华美的雕塑仍挡不住岁月的侵袭,绝大多数的骑楼墙体已经斑驳,在墙面上,绿苔遍布,植物杂生。

  在成务市入口右侧,天生堂药房孤寂地坐落在杂草堆中,住在成务市内的一位伍姓老人告诉记者,天生堂药房在几十年前就已衰败,曾经辉煌一时,天生堂药房也是成务市内最高的一座建筑,楼高四层,墙身开有枪眼。

  75岁老居民舍不得古圩

  据资料记载,每逢四、九为成务市内圩期,而目前绝大多数人都不记得这一圩期,有老人讲,在建国以后,尽管成务市内仍有一些商贸活动,但是圩期早已不存在。

  而现在,圩内的中间空地也都种上了蔬菜,小孩子骑着自行车沿着门廊一圈一圈欢快地奔驰,“年轻人都是出国的出国,赚了钱就到城市里住去了,现在住在这里的基本都是年纪大的。”一位老人讲,自己在成务市内住了已经75年,解放前,成务市内家家户户都在铺头做生意,当时圩内有很多的人,格外热闹,解放后慢慢就没有了这一热闹,很多人都全家出国,现在住的也基本都是后人。

  “老人家住在这里很舒服,闲的时候大家都是在一起,打打牌,聊天,如果住在城市里,大家都是门一关,互相不理,但是在这里,大家的生活都是在一起的。”老人说。这位老人的子女也想把他接走,但他还是觉得住这儿更舒服。

  在成务市的背后,有一座用来排洪的小河,平日没有雨的时候,河流水深不过膝,附近乡民会在河里洗衣,小孩洗澡。而现在,成务市就像一个年迈迟暮的老人,缓缓地看着发生的这一切,一代又一代,历史的画廊就这么展开流淌。(石江龙)

【编辑:王盼盼】

>中国侨界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