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侨联携手园区搭高校新侨科研成果转化平台
中新网上海6月24日电 据上海市侨联网站消息,日前,上海市侨联联合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科技创业中心,举办上海高校新侨创新创业座谈会。
上海市侨联副主席张癸,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总顾问、企业协会理事长陈青洲出席此次座谈会,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10余位上海高校侨联的新侨高科技人才代表和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创业中心的领导以及部分企业代表近30人参加了座谈会。
张癸在发言中指出,上海市侨联始终关注新侨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侨联愿意在吸引了大批新侨创业立业的园区和新侨之间搭建平台,增进双方的了解,共同探寻解决的途径。可以先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园区创业中心着手开展合作,一是高校新侨人士科研专利的发布上可以借助园区创业中心的窗口;二是园区创业中心在技术评估、评定方面的需求,市侨联可以协助联系本市、国内的高校,甚至是国外的科研机构提供必要的帮助;三是市侨联可以协助园区发布相关政策,为海外留学归国人员来沪创新创业提供指导和帮助,也可以为园区推荐优秀的项目、人才。从“一个窗口”和“人才、政策、资金”三个平台不断加强与园区对接。
陈青洲谈到:“目前在漕河泾开发区工作的有5800多名海归,其中,中央级和上海市级‘千人’共30余人。这几年,我们开发区获得了不少国家和上海市级的奖励和荣誉,相当多都是和新侨人士相关的,所以我们希望能借助侨联的平台,深入了解新侨创业者的需求,更好地为他们创业成长服务。”
在座谈会上,如何推动高科技成果跨过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最后一步,成为各高校新侨代表提出的最集中的问题。东华大学教授朱利民首先以自己遇到的问题为例,透露了很多新侨科技人才的烦恼:“我自己现在有80多项专利,但是因为缺少信息发布和交易的平台,没有门路和市场对接,所以只能睡大觉,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像朱教授的专利一样“休眠”的科技成果几乎在每一个高校都存在,上海理工大学大学教授马立新提出:“我们团队研究出来的能效监测系统,在技术方面已经很成熟了,实际的应用中可以达到3~7%的节能效果,只差最后一步就可以推上市场了,但就是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实际应用这最后一步存在着真空地带,我们亟需有关方面的帮助。”
上海交通大学顾顺超教授称,高校是科技成果聚集地,但一些成果需要在市场化过程中不断完善、提高,这个过程较长且有风险,能找到对此理解并有实力坚持下去的有金融资本是很不容易的,这成为目前科技转化中的一个很大问题。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吴国章则从另一个角度提出问题,他说高校科研专利的产权归属于学校集体,企业不太愿意与集体、单位签署相关协议,而往往希望产权更加明晰,以法人代表直接合作,因此他希望高校等教育系统的相关政策能更加灵活,比如可以放开“科技入股”的有关政策,让藏在高校“深闺”的各种高科技成果可以更快更有效的市场化。
到会的企业代表表示,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他们希望科研技术的推广应用上能够更多的降低成本、更方便于实际使用,因此也希望高校的科研人员能走出实验室,经常深入到企业中去。其中来自源科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企业代表表示,作为一家中介企业,在环保科研专利成果的市场化进程中,他们可以在“平台的搭建,人力、资金以及项目的包装上”提供帮助,一些在环保专业上有科研项目的高校新侨人士立即给予呼应,纷纷表示他们正在寻求与这样的中介企业合作。座谈会前,上海市侨联领导和各高校新侨代表还一起参观了坐落于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的上海乐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源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海归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