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优越生活投身祖国 越南归侨罗月英称一切值得
中新网郑州6月27日电 (王秋兰)从一个思想进步、热血澎湃的青年,到放弃家中优越条件回国投身建设祖国者,如今的越南归侨罗月英已是满头白发,回想年轻时所做出的每一个决定、每一件事,她说她都不后悔,而且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近日,笔者见到了现年83岁的罗月英,她满头白发,红光满面、精神矍铄,说起话来依然铿锵有力。罗月英向笔者讲述道,她祖籍广东东莞,1930年出生在越南会安市一个华侨的家庭里,当地的华侨多以福建、广东等地的人居多,以开杂货店、做小生意等途径为生。受当地青年团、妇女会等一些思想进步人士的影响,所以当地的华侨思想也很进步、很团结。所以,罗月英从小就深深的爱着自己的同胞、深深的热爱着自己的祖国。
在越南,到了她上高中的时候,由于学校离家远,所以罗月英与一些同学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住。为让更多的人了解新中国,罗月英还和同学们一起偷偷的印制报纸和传单,晚上趁没有人的时候去张贴,因为是地下工作,如果一旦被盯梢就可能遭到打压,所以当时往往几个月换一个地方或者是一个月换好几个地方居住也是很常见的事。当然,也有一部分思想进步的同学被抓,被施以酷刑。“在那个年代里,我们没有丝毫的害怕,只感觉自己满腔的热血。当然,也从来没有想到会有什么不好的结果,不过,当时在做地下工作的时候也会躲躲闪闪,可是从思想上从未畏惧过。”罗月英说。
罗月英高中毕业后任教于当地的穗城中学夜校,就读者均是年轻工人,这部分人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正是学联组织的工作对象。为了安全起见,所以每在授课结束后,她与一些进步思想的工人悄悄的进行交流,在交流的同时也在悄悄的宣传新中国。
1955年,罗月英回到祖国后,到北京华侨补习学校准备高考,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从小痴迷音乐的她,毅然选择了农业,这让她身边的同学和老师为之惋惜。她说道:“其实,报考志愿的时候,我也像其他考生一样无数次的纠结过,可是后来考虑到,国家当时最需要哪些方面的人才,我就应该到哪里去,所以我选择了农业。”
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到郑州郊区农校,一个学期后就被调到了郑州郊区里农业技术推广站,在推广站担任技术员。当时他们驻队搞棉花试验田,根据得出数据后判断是否可以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1964年,也就是在大面积推广棉花应用阶段时候,罗月英已经怀有两个多月的身孕,当时,十几万亩的棉花需要进行棉铃虫的防治,她每天起早贪黑组织人员拿着红色和蓝色旗子在地面上做指挥工作,飞机上的工作人员看到红蓝旗子所表示的信号后就开始喷洒农药。几天下来,由于长时间在高低不平的地面上来回走动和接触农药,让她失去了生命中的第一个孩子,休息几天后,她强忍着失去孩子的痛苦又来回奔波在棉花实验田间。罗月英除了指导生产技术外,还领导实验了棉花和粮食间作套种,反复试验成功后得到了广泛推广,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1984年由于工作需要,她被调到郑州市侨联担任主席。
采访临近结束的时候,罗月英老人拿着一本厚厚的相册向笔者介绍,笔者看到每一张黑白的旧照片下面清楚描述着拍摄的时间、地点和日期,虽然这些照片已经存放多年,但是这些旧照片丝毫没有褪色的痕迹,从一张张的她儿时的照片中着装和背景来看,家里生活条件十分优越。“放弃了家里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到了国内,您后悔过吗?”对于笔者提出的疑问,她毫不犹豫的回答道:“其实,像你这样的问题,在之前已经有很多人在问,回到国内,我不后悔,我走出的每一步都不后悔。我是中国人,能为新中国的建设有所作为、有所贡献比啥都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