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三方面“下功夫”把侨乡的根留住
最近,(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廷芳义学”地块将改造成商住小区的事,引起社会关注。当地居民以及新会本土学者都希望改造后的大厦能将伍廷芳元素融入其中,向世人宣传这一名人,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一点念想。据说,2000年伍廷芳的后人曾委托人回乡询问伍廷芳父辈故居所在地,或者留在家乡的产业,当听说没有之后,就再也没有联系了。这不是单个事件,在侨乡大地上,有多少华侨华人的生活痕迹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像伍廷芳这么重量级的名人尚且“了无痕迹”,遑论平民百姓。
据历史记载,五邑大规模的移民发生在鸦片战争以后到新中国成立之前。期间,五邑侨乡的社会经济发展也非常迅猛:侨汇大增、侨企增多、华侨办报办刊办学等遍地开花。一个多世纪之后,早期对家乡有深厚感情的老华侨已离世,第二三代华裔对家乡没有多少概念。同时,五邑农村人口由于移民,很多地方出现了无人村。江门新一代的移民则与其它地区趋同,以留学生为主,不具备原来意义上的侨乡特点。有专家指出,江门的侨乡概念,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历史上的,不是现在的。因此,如果我们想把历史上的侨乡优势延续到今天,并把它转化为生产力和精神动力,就必须要把根留住。
华人华侨与家乡联系与否主要取决于三点:亲人、物业、事业。在他们看来,没有亲人、没有物业、没有事业,家乡就不再是家乡,也不再具有吸引他们回来的理由。虽然我们有华人嘉年华、世青会等大型活动,但这些毕竟是阶段性的少数人参与的活动,还不是民间意义上的广泛持续深入的自发往来。侨乡尤如一棵大树,存活最终依赖于民间血脉根系的伸展发达,倘若根系断裂无从吸收输送营养,其后果可想而知。
笔者认为,接续乡情还要在亲人、物业、事业等方面下功夫。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加深华人华侨新生代对家乡的感情。我(江门)市可以进行一次侨情普查,掌握有关人员、建筑、遗迹方面的情况,并据此制定保护之策。同时,在举办华裔青年寻根夏令营的基础上,建立一所高档次的国际学校,进行多语教学,长年招收华人华侨子弟入读,让他们有机会较长时间地亲近家乡,了解中国文化。
尽可能地保留华人华侨的重要遗迹。作为侨乡,应在碉楼之外保留更加丰富、多样的华人华侨遗迹,即便条件不允许原址保护,也可在原址立牌标示并加以说明。最起码让侨乡大地上的文化脉络不至断裂,让大家行至某处,仍可以追忆怀念加深印象,让博物馆的陈列还有一些活的印证。
事业留人,鼓励华人华侨回乡创业经商。1929—1936年,陈济棠治粤期间,在《内政部侨务局保护侨民专章》的基础上,颁布了《广东省奖励归国华侨投资兴办实业暂行办法》,对“各项机器,如证明确属运回内地,用以兴力实业,而非作货转售者,入口时,将一律免税”,使广东经济得到大发展。也就是说,除了全国各地都有的政策之外,侨乡还要有更吸引华人华侨回乡的优惠政策。对于重点人士,甚至可以为他们开设个人纪念馆、建立个人工作室,想方设法让他们把事业留在家乡。因为他们不只会带来资金、技术、人才,更会带来先进的理念、经营管理模式,为侨乡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