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归侨郑元泰为新疆农林业奉献热血青春
中新网乌鲁木齐7月17日电 1939年出生于马来西亚的郑元泰,祖籍广东潮安县人,于1950年在母亲的陪同下回国后留在广州继续上学,1956年中学毕业,响应祖国号召唤来疆工作直至退休。曾任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林业局副局长,新疆阿图什县第九届、新疆阿图什市第一届人大代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第六届政协委员、常委、七届委员,两届克州侨联主席。
郑元泰上中学时,被电影中优美大草原和美丽伊犁河谷,新奇的哈萨克族习俗深深吸引,向往新疆。中学毕业后,恰逢新疆到广东招收支边青年,他放弃出国与家人团聚或留在广东继续学习的机会,报名参加赴疆工作队,成为一名支援新疆建设的支边青年。来到新疆后,分到新疆自治区农业厅,农业厅领导考虑到他是归国华侨,且年仅17岁,决定送他到新疆农业专科学校学习园艺专业,学制3年。
据郑元泰回忆,在农校学习的3年时间里,除了认真学好每门功课处,他还和同学们一起冒着寒风飞雪参加修建乌鲁木齐青年渠劳动,迎着漫天风沙投身于兰新铁路白杨河地段建设和新疆机关大洪沟钢铁独立营劳动。他说,在那艰苦创业年代,虽然苦,但有信仰,为实现理想甘愿吃苦,再苦心也甜。当时的《人民日报》刊登题为《青年渠上的小广东》的报道,就是描写他和一批广东支边青年如龙似虎拼命干的场面和事迹。
1959年,郑元泰农校毕业回到农业厅,而农业厅派他到厅试验总场红柳河园艺场的筹备工作。筹建红柳河园艺场实际上是在戈壁上开垦荒地,是项十分艰苦的工作。郑元泰和另外5名技术员带领全场职工,就凭着6根标杆和拖拉机拉着苏式灌木犁,在满地石头的戈壁滩上开垦荒地。白天,他们每天步行在荒郊野外,晚上还时时加班劳动,用了3、4年时间,开垦荒地2万亩,种植葡萄8300亩。在筹建红柳河园艺场的年代,正值国家遇上了3年自然灾害,职工们的生活也很艰苦。据郑元泰回忆,他们吃的是玉米和高粱面,有时粮食运不来,他们便煮高粱种籽吃,每人每月只供应3公斤白面,食堂师傅们舍不得用白面做馒头,便用野草种籽拌洋葱蒸包子,这就算改善伙食了。1961年的春节,场里照例放假3天,还给每人供应半斤羊肉,郑元泰就用半斤肉包了6个大饺子,大年三十的夜晚,恰好老同学来玩,二人便以白开水当酒,各吃了3个大饺子,毕竟尝到肉味了,内心充满了喜悦。
1964年元旦,当红柳河园艺场建设初具规模时,一纸调令,郑元泰奔赴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工作,被安排在州农牧科林管站工作。当时,新疆农业部门决定在州红旗农场营造400亩果园,他欣然承担这一任务,到1965年,仅一年多时间就规划和建成种有苹果、梨、桃、杏、葡萄、巴旦木等6种果树和果园。
1982年,郑元泰的父亲回国观光,郑元泰携女儿到北京与父亲相见。在游八达岭时,68岁的父亲很快登了长城高处,而他憔悴、疲倦的儿子拉着孙女慢慢地一步步走上来,父亲心中涌起一阵阵爱怜之情,临分手时,父亲提出愿竭尽全力帮助儿子出国,郑元泰拒绝了,又回到的新疆阿图什。他认为,只有在祖国的大地上,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982年,郑元泰被评为工程师职称,1984年担任克州林业局副局长,并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被选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常委、侨联副主席、主席等职务,郑元泰很珍惜人民给他的荣誉,以更高的热情投身到林业工作中去,对克州的林业作了贡献。
郑元泰1984年当选为第一、第二届侨联主席以来,认真地帮助各民族同胞落实侨务政策,为侨胞排忧解难。 1990年2月,郑元泰调克州侨联任专职主席至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