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归侨侨眷子女行走海南:我们的根在这里
中新社海口8月18日电 (宋将)“爷爷跟我说,当年由于生活所迫,他带着父亲到越南以捕鱼为业,后由于一些原因,回到定安县金鸡岭农场从事割种橡胶。我也是在农场出生的。”来自定安县的庞琛18日结束2013年海南归侨侨眷子女夏令营之行后,称自己已扎“根”海南。
上个世纪60到70年代,5万多归侨侨眷从越南、马来西亚、老挝、柬埔寨、印尼等国来到海南,被安置在5个华侨农场和其他农场,开始了在海南的生活。参加此次夏令营的是近60名初中生,来自海南中西部归侨侨眷较多的市、县,他们多是归侨第二代、第三代。
从8月12日至18日,营员们从海口出发,从北到南经过琼海、三亚、万宁等市县,参观著名景点以及学校、企业等。
“火车居然能够在海面上行驶?!”活动首日,营员们参观了海口火车站南港码头。白沙县营员陈瑞山从未“走出”海南岛,听完关于火车轮渡过程的讲解,感慨火车“过海”很神奇。
活动期间,营员们走访海南省发展规划展览馆、海南博物馆、海口中山里骑楼老街,及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了解海南的建设发展情况,追寻祖辈们努力打拼的“足迹”。
营员们还走进琼海市潭门镇渔港,听老渔民讲出海维护中国南海主权的经历和在海上的生活故事。“在海上能打电话吗?”“出海打渔一次,需要在海上生活多久?”……营员们对老渔民的海上生活十分感兴趣,频频发问。
多数营员对侨史和祖辈的经历不了解,海南省外侨办特此开设侨史讲座,内容涉及“侨的产生发展”、“华侨对祖国的贡献”、“海南华侨”等相关知识,并带着营员们到兴隆热带花园植树,把“根”扎在海南。
海南省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折志凌表示,此次活动带领同学们回顾、学习老一辈归侨侨眷在海南这片热土上洒下的汗水、取得的成绩和留存的精神。让广大的归侨侨眷子女明确认知侨的身份并以此为荣,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系列的参观学习让他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