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海外媒体人应坚定华文新闻事业心
中新社北京8月27日电 题:王浩:海外媒体人应坚定华文新闻事业心
作者 娄晓
“华文媒体一方面无可避免地在承担着信息传递的责任,同时也背负华语文化和传统在非华语地区承接、延续的使命。”新西兰《信报》社长王浩谈及华文媒体责任时言语坚定。
《信报》成立于10年前。在当时的新西兰,华文报纸大多免费发行,竞争激烈。而《信报》的发刊词上写道:“我们希望搭筑一个充满理性与洞察力的平台;我们希望成为海外中华文化的一个声音;我们希望建立一种公信力;我们希望发出真诚的声音;我们希望做成一家庄重的媒体。”
“因为海外华文媒体的存在,华人的声音在当地就能够有所体现。”王浩说,尽管《信报》只是一张华文周报,但近年来因其专业性和客观公正的形象,得到了新西兰当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重视。对于很多英文水平不高的华人移民来说,通过华文媒体获知更多当地政策政令显得弥足珍贵。
2010年至2011年间新西兰发生的基督城地震,更让王浩坚定了在海外办报的信念。当时,《信报》所在的基督城发生了三次6级以上大地震,其中2011年2月的大地震,造成了185人死亡,也正是这次地震让《信报》栖身多年的办公大楼损坏、拆除。
“地震发生几分钟内,我和员工仓皇逃出已经变形的办公室。之后我们靠着仅剩的一个移动硬盘,一点点地恢复报社出版和广告数据,在地震发生的第二周,我们克服所有不可想象的困难,出版了震后的新西兰《信报》。”
王浩说,“地震后,我们咬着牙重建《信报》,不少华人生意受到地震影响入不敷出,我们就免费或者低收费为其发布广告信息;有些政府部门没有广告预算,我们就免费为其翻译并登载新闻发布。我们还连续不断报道国务院侨办等中方机构对当地华人华侨的慰问,对中国救援队、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的地震应急工作给予大版面的报道。”
王浩坦言,基督城大地震在某种程度上更加提升了《信报》的形象,也让其在突发事件中,很好地体现了华文媒体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新西兰《信报》不断向读者传递着信心与信息,让承受了大地震考验的众多华侨华人,在《信报》感受了亲情、乡情和友情。
王浩说,“我们和海外许许多多的华文媒体一样,不放弃是最为重要的信念。坚定的华文新闻事业心,是让我们能够在贫乏的办报条件下,10年不倒、稳步前进的制胜法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