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东方少年--记世界最年轻的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卜祥志
张荣大 苏雪梅
|
年仅13岁的卜祥志
|
1999年10月23日原本是一个平凡的日子,然而一位中国少年却在这一天创造了一个奇迹:他在仅有13岁零10个月13天的今天,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国际象棋特级大师。他就是中国的国际象棋新秀卜祥志。
中国少年惊世界
「一年里实现从国家大师到国际大师再到特级大师的三级跳,这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也是个奇迹。打破国际象棋特级大师最小年龄纪录的可能将是这名中国少年!」中国棋院国际象棋部主任林峰几天前在参加青岛国际象棋特级大师邀请赛新闻发布会上的这番预言,如今被卜祥志变成了现实。
1958年,美国棋手菲舍尔以15岁零6个月的年龄获得男子国际特级大师称号,被世界棋坛惊叹为「梦幻般的奇迹」。直到1991年,匈牙利小女孩尤迪特.波尔加才使这一纪录作古,她在15岁4个月零28天的时候取得了男子国际特级大师称号,才华横溢的小波尔加因此被称为「外星少女」。
此后,世界各国的神童们便开始了一场破纪录的竞赛。此前保持这一纪录的是乌克兰棋手波廖马涅夫,他在14岁零17天取得男子国际特级大师的称号,乌克兰人引以为荣。
如今,卜祥志以自己的成功,再度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
伯乐慧眼识骏马
说起卜祥志的成长,不能不提到青岛市国际象棋协会和青岛日报社,因为他们是发现和培养这匹「千里马」的伯乐。
1992年7月的一天,卜祥志的一位小表哥与爷爷在家里下棋,棋盘上瞬息万变的局势给当时年仅7岁的小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后他爷爷和表哥可没了空闲,天天被缠着下棋。就这样,卜祥志迈入了国际象棋的殿堂。
1993年7月,学棋仅一年的卜祥志首次参加青岛市少儿国际象棋赛,便获小学生丙组第一名。首战告捷更加激励了这位少年的斗志,从此他告别了唐老鸭、机器猫,在这项被称为「人类智慧试金石」的运动中找到了乐趣。
天才加勤奋,使卜祥志的棋艺道路走得一番风顺,市冠军、省冠军、全国冠军一个个目标顺利实现,他的天赋引起了青岛市国际象棋协会和青岛日报社的关注。1995年,颇具眼光的青岛日报社决定每年出资10万元资助那些有潜力的国际象棋棋手训练和比赛。千里马遇到了伯乐,卜祥志开始在64格的天地中奋力驰骋。
他山之石可攻玉
|
1999年卜祥志获得国际象棋特级大师称号
|
1996年,卜祥志第一次获得全国少年赛的冠军,取得了参加法国世界少年赛的机会。首次出国作战,卜祥志取得了第四名。战绩虽然不错,但却并不出色。1997年的全国少年赛卜祥志未能禅联冠军,也因此失掉了第二次参加世界少年赛的资格,不少人开始对卜祥志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但青岛日报社国际象棋队却认准了这棵好苗子,与教练纪蕴奇一起努力为卜祥志争取到一个自费出国参赛的名额。懂事的小卜似乎明白这次机会得之不易,棋下得格外出色,终于不负重望取得了14岁组的世界冠军。全国棋界都为之振奋,因为在此之前,中国的男棋手还从未在任何一个年龄组的比赛中夺得过世界冠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1999年3月,卜祥志与教练纪蕴奇一起,开始到欧洲这块有着浓厚国际象棋氛围的土地上耕耘。
语言障碍,人地生疏,师徒二人的衣食住行所遇的困难可想而知。但这一切都被他们二人克服了,卜祥志唯一的想法就是珍惜每一次与国外高手对弈的机会。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卜祥志的等级分「疯长」了200多分,从一个国际棋坛上的无名小卒成长为一位令欧洲强手生畏的骁将,许多人称他为「神秘的东方少年」。
1999年9月,卜祥志第一次独自一人赴匈牙利参加比赛,接连在阿托姆杯赛和「第一个星期六」赛上称雄,并两获男子国际特级大师序分。
父老面前显身手
在匈牙利两获国际特级大师序分,使卜祥志有了一个创造世界奇迹的机会。他尚不足14岁,如果能在1999年12月10日之前再取得一个特级大师序分,世界上最年轻的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就将在中国诞生。机不可失,此时在渖阳参加完亚洲团体赛的棋手聚集到青岛参加本次邀请赛,卜祥志风尘仆仆于10月16日赶回国内,18日就投入到紧张的比赛当中。
时差和精神压力,使卜祥志一时失去了以往的冲击力,前两轮连失两局。所有关心卜祥志的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
很难想象一个不足14岁的孩子是如何调整自己心态的,只见他在第四、五、六、七轮比赛中一鼓作气取得了3胜1和的佳绩。第八轮他的对手是塔吉克斯坦的国际大师安瓦,安瓦的年龄足可以成为卜祥志的父辈了,这位老棋手一开始便选择了一种非正规开局,欲打乱卜祥志的作战计划。但卜祥志头脑非常清醒,中局时抓住对手的一次失误,力克安瓦。这盘棋对于卜祥志的棋艺生涯来说至关重要。
中国棋院院长陈祖德曾为中国国际象棋事业的发展制定了四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是女子个人,第二步女子团体,第三步男子团体直到第四步男子个人称雄世界。现在前两步已被谢军及其队友实现。中国男队也在去年世界奥林匹克赛上取得第五名,开始崭露头脚。卜祥志的成功,无疑给中国男子国际象棋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摘自《中国青年报》99.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