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舞「灯笼」 好看,但不芭蕾
文/杨瑞春
|
张艺谋给《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演员说戏。 |
电影导演张艺谋、旅法华人作曲家陈其钢、首席指挥李心草、旅德舞蹈编导王新鹏等海内外优秀华人艺术家与中央芭蕾舞团联袂打造的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由于荟萃了大批优秀艺术家,使该剧从开排至今始终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那么观众看过这部由多位艺术家联合精心打造的芭蕾舞剧之后,如何评价它呢?
4月26日,在运作将近一年半之后,张艺谋导演的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以下简称《大红灯笼》)终于在北京天桥剧场亮相,新闻界人士、文化界人士是一系列内部彩排的观众。而从5月2日开始它正式面对观众。
─个星期前,舞剧还未最终合成的时候,该剧的制作人、中央芭蕾舞团团长赵汝蘅女士曾对记者表示非常提心吊胆;彩排之后,赵依然说,「我的心里还是没有着落。」
赵的心情可以理解,相对于前期报道所用的热烈词汇来说,媒体对这部剧的反应少有地迟疑,据记者观察,看彩排的三百多家中外媒体,大多发表的是表述性的文字,真正加以评论的只有寥寥几家,而且用词相当暧昧。
而在行内人士那里,很少有人愿意就此剧公开评说。「我们应当爱护一个新生的东西」,一些专家只稍稍透出些潜台词就打住了。
北京音乐厅的一位副经理在接受某电视台采访时说的话介乎两者之间,「非常好看,但不像芭蕾舞剧。」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切中要害。
好看的理由
《大红灯笼》确实好看,记者根据各方意见,总结如下:
首先,是颇多创新手法,独具匠心,经常能给观众「意外」。这是一个电影导演给舞台带来的新东西。比如说京剧和芭蕾的结合、戏中戏的巧妙运用等,加上灯光、舞美、服饰、布景的配合,显得非常有张力和震撼力,足以激发观众的情绪--如果按张艺谋的初衷,要让观众不犯困,那么他无疑很成功。
张艺谋两次在芭蕾舞台上使用电影手段非常精彩,比如剧中三姨太和武生在看戏时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戏中戏《长阪坡》的京剧表演和芭蕾表演重叠在一起,很耐人寻味。而三姨太被老爷强暴一场,不少媒体称是借鉴了「皮影戏」,其实这是许多恶俗影视都使用过的手法,只不过经过改造,拿到舞台上,便化腐朽为神奇了--当然,也有不少人把这些斥为「噱头」。
第二,是故事讲得很流畅,情节紧凑、简洁,戏剧性很强。
张艺谋此次对《大红灯笼》的改编可谓动作巨大,为了一个简单的剧本,他修改了十几稿。而经过多次改编,芭蕾舞剧不仅离《妻妾成群》、甚至离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都十分遥远了。在情节方面,原剧中强调的是宅门内的争斗,而在芭蕾舞剧里,女主人公三姨太与戏班武生的爱情悲剧成为第一主题。而这个故事在电影中根本没有、完全是新创作的。
人物设定也有大的变化。电影中的四个太太被简化为三个太太,电影里没有出现的老爷在舞台上出现了。
专家认为,这些改编都是很到位的,因为爱情主线是大多数芭蕾舞剧的发展线索,选择这种比较传统的结构、强化主要矛盾是个避重就轻的选择。
中国文联艺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邢德辉认为,这部舞剧从结构上看始终围绕着人物和人物的命运展开,线索十分清楚,特别是在戏剧性方面很成功,而这一直是中国舞剧长期的弱势。
第三,从形式到内容都强调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手法的结合,在打造中国芭蕾的探索上有所突破。
舞蹈的缺陷
|
独具匠心的舞台设计体现了张艺谋对视觉效果的把握。 |
在《大红灯笼》的海报上,有一句话叫「以浓墨重彩创作新中国芭蕾」。在创作中,张在这方面的追求确实很明确,比如芭蕾和京剧的结合,虽然它也给创作、特别是编舞上制造了很大的难度,从而导致《大红灯笼》的致命缺陷──舞蹈上的缺陷。
当年张艺谋导演太庙《图兰多》,就被歌剧专家认为形式感压过了歌剧本体的东西,此次《大红灯笼》,张艺谋依然没有逃过这一劫。
本剧的主创人员是一批非常优秀的艺术家,但现在人们普遍认为,舞美设计和音乐比较成功,而舞蹈相对较弱。 舞美设计曾力此次使用的语汇非常传统,如屏风、月亮门、照壁、大红灯笼等,也都与剧情密切相关,但在使用手法上则很现代。舞剧中的「亮」点,其实大多是舞美制造出来的。曾力对此很谦虚地说:「有点抢戏」,而且归功于张艺谋对于大方向的确定──不过此言不虚,因为对舞蹈和音乐都不通的张艺谋肯定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下足功夫。
作曲陈其钢是第一次创作芭蕾舞剧,这次他的音乐得分也比较高,普遍评价是:把交响乐和京剧打击乐结合得比较成功,风格独特、形象鲜明。
编舞王新鹏可能是面临压力最大的人。因为对于一部芭蕾舞剧来说,舞蹈不好应当说是具有讽刺意味的。 《北京晚报》在彩排的第二天就发表文章尖刻地说,这个剧的舞蹈是「卡通+团体操」,只不过披上了芭蕾的外衣。
|
国家一级演员朱研主演的[三姨太]与武生赵云(扮演者孙杰)相爱一幕。 |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说,《大红灯笼》让她感到失望,「因为芭蕾的基因没有了」,在剧中,足尖上的动作非常少,没有舞起来,肢体语言太少了,不少动作更接近于哑剧而不是芭蕾舞剧,她认为在芭蕾发展到今天的时候,这样的芭蕾语言应该说是落后了。
中国文联艺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邢德辉的看法与之相似,他说,张艺谋的弱点主要表现在对舞蹈的不熟悉,因为舞剧要求是用舞蹈来塑造人物形象的,但这一点该剧做得很不够。从整个结构上看,为舞蹈留的空间可能就有问题。比如二太太撕碎红灯笼这一段就很能说明问题,撕碎是可以的,但对舞剧来说这应该只是个起兴而已,真正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爆发应该由舞蹈来完成,但该剧只做到打碎就完了。而且,舞蹈给人的总体印象是零落,从里面好像能看到不少国外大师的不少动作,但没有「化」为一体,而且,双人舞应当是推动发展情节重要的表现手段,但整个剧的双人舞没有给人留下什么鲜明的印象。
当然,王新鹏可能也有王新鹏的委屈,在彩排之前,赵汝蘅就曾经对记者谈起,王新鹏进入创作是在音乐之后,所以受制约可能会比较大。当然,先有音乐,后有舞蹈是舞剧创作的惯例,但据说王新鹏没有参与到整体结构的讨论,可能这会影响到编舞的空间。再者,因为剧中太多涉及到京剧,把芭蕾与京剧、一中一洋两种艺术门类结合起来确实不容易,从第一幕穿官靴的男主角和女主角那段双人舞就可以看出这种局促。
「肯定要改,肯定要大改」,在肯定《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创造性之后,几乎每个人都这么说。
摘自《南方周末》200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