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大势所趋
文/邓英淘 图/摄影家图片信息谘询公司
|
黄河源头青海扎陵湖。
|
沙漠南侵,黄河断流,水土流失,长江变黄,生态恶化,水源匮乏已经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构成重大威胁。如今,一半以上的国土资源受到侵蚀和沙化,沙锋所向,直逼京畿。
90年代以来,整个华北平原已无一条常流河,黄河年年断流,原来携带入海的几十亿吨泥沙,大部分留在「天上悬河」的主河槽,一旦遇上较大洪水,黄河决口改道的灾难,完全可能再现于当世。
中国水资源南北方配置极不均衡。1998年,南方长江发生特大洪水,北方黄河水流入海时间只有5天;西南每年近6000亿立方米的优质水资源白白流出国境;西北十年九旱,救命水价每吨卖到800多元。中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绝大部分人口、城市和许多工业集中在100万平方公里的江河冲积平原,集中在东部,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几乎年年受到洪水的威胁。1998年,长江发大水,荆江大堤「严防死守」,取得了伟大胜利。换一个角度看问题,面对成百上千万人民的生命财产,使我们不得不「严防死守」一个分洪区,说明这种东西部、南北方资源、人口和经济发展布局再不能延续下去了。
民以食为天,食从水土生。这大概可以说是两条永恒不变的经济自然法则。90年代以来,黄河断流愈演愈烈。到了1997年,黄河竟有330天无水入海,入海水量不到20亿吨,而在80年代,黄河入海水量年均近300亿吨。1998年,黄河水流真正入海的时间只有5天,简直令人难以置信。黄河原来是整个华北平原仅存最后一条常流河了,断流到如此程度,标志着北方水资源的利用已近极限。
|
恕江水源充足。
|
约在1990年前后,延续了近千年的南粮北调格局完全倒转了。北粮南运,特别是北方饲料粮(东北玉米)大规模南运,曾经一度使多年习惯南粮北调的运输系统难以应付。以1990年的粮食产量为基准,1991至1997年,全国累计增产粮食2400多亿斤,(南方)稻壳累计减产400多亿斤,(北方)小麦、玉米累计增产2800多亿斤。从南粮北远到北粮南运的历史性转折,标志着南方耕地资源的利用亦达边界。
从温饱有余,实现小康来考虑,今后三四十年间,要增加4亿多人口,到哪里去居住,何处就业?为满足新增人口的食品需要,需要增产四五千亿斤粮食,从哪里来?
北方地多水少,南方地少水多,为打破南北双方各自的短线约束,唯一的出路只有在全国范围内调配和整合水土资源,把南方的水与北方的地交叉匹配起来利用。由于土地不能移动,逻辑上,只有调人、调粮和调水三种可能。
先看以人就水。北方水少,单考虑水,似乎可以让新增的4亿多人口移到南方以就水,可以大体解决小康要求的居住与就业问题。但是,西南海拔太高,崇山峻岭,无法承载更多的人口。所以,大部分人还是要去东南沿海人口已经过分密集的平原地区。人来了,居住就要占地,生存、生产也要占地,势必使南方的耕地更加短缺,人均耕地会降到0.5亩以下,甚至更少,从而把南方的短线约束绷得更紧,供粮水平进一步下降。因此,想把新增人口安排到南方,只有从北方更大规模地向南方调粮。然而,粮从水土生,要增产粮食,不仅要有地,还必须要有水。北方的水资源利用已近极限,地再多也无用武之地。也就是说,在北方现有水资源的约束下,北方今后继续大幅度增产粮食的潜力已经无从落实。
再看以水就人。北方的国土面积和矿产资源占全国的近60%,耕地占全国的近三分之二,所生产的粮食占全国的60%,人口占全国的44%。整个北方还有30多亿亩可利用草场,纯大部分耕地后备资源(约2亿亩),沙漠、戈壁等16亿多亩,水资源只占全国的不到20%。中国大西北乾旱区的平原面积约有200万平方公里,所居人口不足全国的10%。这些地方只要有了适量的水源,增产粮食的潜力非常之大。如果能从南方向北方调水2000亿吨左右,使北方的可用水资源增至4000~4500亿吨,北方再多承载3亿左右的新增人口,应当没有问题。
另一方面,东部江河冲积平原面积仅100万平方公里,居住着70~80%的人口,需要不断加高、加固江河湖海的堤防围堰,才能勉强维持生存和发展。与其把与日俱增的资源用于加高、加固堤防围堰,年复一年地抗洪抢险,防洪救灾,不如方面大规模调水以分其势,另辟空间;一方面退耕还湖以畅其流,兴利去害。所以,在以人就水、调粮与以水就人三种逻辑可能中,以水就人实乃最优之举。它以水资源的调配为中心,把防洪、抗旱以及国土整治有机地结合起来,可谓一石多鸟,事半而功倍。
|
北京郊区的农民旱季需要到几十里路的远处拉水。 |
中国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人地矛盾是永恒的主题。到1998年,南方的地少与北方的水少,开发利用强度已到极限,成为中国人口进一步增长与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边界性约束,再也走不下去了。两「少」相加到了极限,南方的水多,没有地,洪水前赴后继;北方的地多,没有水,沙漠东进南侵;南北方的长线资源不仅没有用武之地,而且成为实难之源。这就是著名的短线约束原理。合理的出路只有一条:南水北调势在必行。
中国人不仅要实现水康,还要过上富裕的生活。要使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这需要中国基本完成工业、农业、科技和国防的现代化,城镇人口达到80%以上……等等。而所有这些,都意味着更多的资源投入,其中当然包括水资源。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沙化面积从原来每年增加2100平方公里增加到目前每年扩展240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每年扩展1万平方公里,水源污染比80年代初翻了一番以上,受到侵蚀和污染的耕地已达10亿亩。迄今为止,总计有一半多的国土资源受到各类侵蚀,每年的经济损失以数千亿元计。黄河断流、长江变黄,就是我们以传统发展方式奔小康付出的沉重代价。本来中国人均资源水平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不到,几十年的透支和欠账,原本可怜的自然资源雪上加霜。
放弃西部和北部四分之三的大好河山,80%以上的人口拥挤在东南一隅,就算是现代化得有如今天的日本,我们的子孙、我们的人民也不会答应。最近一项公众调查,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五市访问了1050户。在请接受访问的公众确认「理想的生活环境中最不可缺少的东西」时,电视机、汽车、高楼大厦、高速公路、空调等选项的中选率都远远低于「乾净的空气」、「绿地花草」、「清澈的河流」和「森林」。这说明,最高层次的消费对象正是良好的自然生态和生活环境。很难想象富裕和现代化与污浊的空气、满天风沙、黑臭的水源并存。
从这种角度看,在本世纪,我们在从小康走向富裕、强国富民的进程中,必须大规模地进行国土整治,逆转恶化的生态和环境。国土整治的中心环节,就是要实现水资源的重新调配──大规模地南水北调,实现对中国大西部地区全面的实质性开发,形成一个新的西部经济重心区,有效地容纳新增的4亿多人口,使之有粮可食、有地可居、安居乐业。
水土流失、耕地草场沙化、沙漠东侵南下、黄河淤积断流,诸多使中国资源总量下降、质量恶化的源头,大多出于西北地区。煤炭、石油、天然气、稀土等重要战略资源大多蕴藏在这里。所以,南水北调与国土整治的中心内容是建立新的西北经济重心区。新中国建立50年来,由于工业化建设的紧迫性和财力所限,难以实现大规模的跨区域调水,致使我们在大西北地区基本上处于被动防御态势,未能有效遏制沙漠化的猖狂进攻。现在,中国一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就达3万亿元,技术进步远非昔日可比,完全有能力在西北地区实施大规模的战略反攻,收复「失地」,重整河山,调水兴利除害,变心腹大患为进一步发展的战略纵深与腹地。深根、固本、培元,为中华民族在本世纪的腾飞,铸就千年不坏之基。
通过大规模地南水北调和国土整治,从根本上解决东西部、南北方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布局的不平衡,为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
|
河北苍州老人患有佝偻病。 |
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龙是治水之神。大陆季风气候和70%的山地丘陵,造成中国自然灾害频繁。然而,这种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也造就了中国以水利工程立国兴业的历史传统。大禹治水,使黄河流域分散的部族集合凝聚成中国的雏形。郑国渠等关中水利工程,使秦国最终强大,完成了「横扫六国、并吞八荒」的伟业。都江堰的修建,把巴蜀蛮荒之地变成天府之国,成为大汉争天下的战略基地。京杭大运河贯串南北,实现了经济重心区从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转移,不仅奠定了盛唐的物质基础,而且为明、清两朝定都北京,向北、向西大规模地开疆拓土,发挥了千余年的伟大历史作用。今天,我们再次处在具有空前历史意义的转折关头。北粮南运意味着中国以水利工程立国兴业方向的历史转折,依托东部集聚多年的强大经济实力,掉转头来,从东向西,随着南水北调超大型水利工程,全面实质性开发大西北。在回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集中的地区,关系国运的水利工程与国土整治,从此成为主要少数民族全体参与的壮举。
「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水资源的近忧和远虑,国土资源的退化和衰竭,构成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心腹血脉之患。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50年的和平建设特别是20年的改革开放,国力明显增强。审时度势,实施发展战略方向的历史性转折,在全国范围内统筹规划,以水资源调配为中心,展开大规模的国土整治,调整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布局,需要大智大勇、百折不挠的民族英雄,需要一代、几代甚至十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我们恰置身于一个伟大的时代之中:环境危机,空前严峻,重整河山,何其壮哉!
摘自《民族画报》20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