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校坛掀起中国风
文/牛金荣
在不久前结束的2001年哈佛毕业典礼上,哈佛肯尼迪学院(KSG)的学生每人手捧一个「MADE IN CHINA」的地球模型,与此同时,MBA学生手持美元,而教育学院的毕业生则手持书卷,KSG的约瑟夫·奈伊院长宣布,「今年,KSG培养的具有全球领导能力的400多位MPA已经枕戈待旦。」
现场26位MPA(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获得者来自中国。
哈佛狂掀中国风 从不问政事到积极分子
|
意气风发我们毕业了。
|
哈佛KSG是世界公共管理学院中的顶尖学府,历来在与公共管理学院有关部门的各项全美和世界排名中名列榜首。5年以前,与隔河相望的哈佛商学院(HBS)相比,KSG中很难见到中国学生的身影。如今KSG的中国学生每年保持在50人左右,与HBS的中国学生数量不相上下。在过去5年中,已有总共约100名中国MPA获得了KSG的硕士学位。
长期以来,中国学生在哈佛多以努力学习不问「政事」著称,26位刚刚毕业的MPA们在学期间,却在哈佛进行了一系列强化中国声音的举动。
由原美国福特基金会驻北京首席代表赛奇教授为领导的强劲的「中国发展项目」带动下,中国学生会面向哈佛全校学生发起了「体验中国」系列讲座,《中国青少年的社会地位》、《中国的希望工程》、《中国的社会保障》、《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中国资本市场的变化》、《中国的村级选举》,一年内,来自中国的学生们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角度,将一个真实的中国展示在哈佛的讲坛上,他们开创了哈佛国际学生以国家为团体的系列讲座先河。
许多学生由此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中国的政治是怎么样的?中国的民主是什么意义的?这些来自中国社会学子精彩的讲解与表现,让他们相信,他们中国同学口中的中国更真实,更权威。
中国学生的活动能量远不止于此,中国学生最早发起的系列「国际饮食文化节」,从饮食传递的角度来表达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以加强不同国家学生间的交流,与以色列、东亚、拉美等主要国际学生团体的良好互动和合作关系,奠定了中国MPA学生在KSG社区中的有力地位。这也为中国学生在校园政坛上纵横驰骋结下了广泛的政治盟友。
操控校园选举 50只拳手一齐举
中国学生的得意之笔还在于他们成功操纵了学生会的选举,作为KSG中规模仅次于美国学生的第二大学生群体,中国学生决定在学生会的选举中采取集体投票,50名中国学生一致对外,50个拳头一起举,50张票一齐投给同一个候选人,这令中国学生在校园内的政治发言的权重极速提升,从而使他们能够以强势表达他们的政治要求──学生会候选人首先要在中国问题上表态,支持「一个中国」。
在学生会主席的选举进行中,共有四个候选人参加这一职位的竞选,中国学生会对每位候选人都提出了同样的问题,是否支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否支持在肯尼迪学院中只悬挂中国国旗。四个候选人中,第一个模糊回答说,不能光听你们的意见,不同来源地的学生,有权利悬挂他们的旗帜,第二位候选人支持中国学生的意见,第三位候选人没有回复这一问题,第四位候选人不同意中国学生的观点。
在中国同学会的支持下,第二位候选人获得了第二位的选票,最终在学生会中获得了一个职位。这次斗争大大加强了中国学生在哈佛的士气,同时也让中国学生开始思考政治斗争的艺术。
一场悬挂国旗的斗争以中国学生的胜利告终
|
志当存高远,与校方管理层联络感情。
|
国旗问题成了肯尼迪学院的敏感问题,一些台湾学生游说在校园内悬挂台湾旗帜的要求,他们不提反对「一个中国」的意向,只是提出学生有权悬挂来源地的旗帜,同时他们还鼓动美国的学生代理他们的要求。
一场针对分裂中国的辩论就此拉来了战幕。2000-2001届的中国哈佛MPA充分考虑到校园内外的环境,一方面与一些支持台湾学生的欧美国家学生在校园媒体内展开交锋,同时他们还积极联合印度及巴基斯坦等国家的学生,组成联合战线,一位支持者公开表示说,如果克什米尔也搞一个旗帜来挂,有分裂意向的地区,岂不都要搞出一个旗帜来?这是在漂亮政治口号下进行的复杂的政治斗争,我们坚决不能同意。
这场由中国学生挑起的公开辩论在哈佛还是第一次,尽管此后进行的投票表决对中国学生并不利,支持中国同学的意见并没有占上峰,中国同学会并不气馁,随即展开了新一轮的斗争,他们开始了游说最高决策层的行动,在经过频繁与学院管理层交涉后,他们取得了最终的胜利,院长的裁决是,肯尼迪学院最终只能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肯尼迪学院院长在阐述原因时这样说,公共关系学院要与美国国务院的政策保持一致,台湾的学生可以保持言论自由,他们也可以去游说国务院与台湾建立外交关系,但只要美国国务院不与台湾建立外交关系,肯尼迪学院就只能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
中国学生打造强势形象
作为KSG 2000-2001届的中国MPA学生活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刚刚学成回国的零点调查公司董事长袁岳认为,中国学生能够在KSG取得一系列的成绩,首先得益于他们丰富的背景,袁岳所在的资深在职MPA项目中,209名学生来自于45个国家,且是各行各业已经颇具成就的人士。15名中国学生,5名来自港台,10名来自内地的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新闻媒体、金融机构和私营部门,中国学生大多是所在领域的权威。
来自中国经济景气中心的金梅小姐和恒生银行资助的李一梅小姐在全院课程学分上有突出的表现;
来自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柴小林女士是许多中国学生活动的主要筹划者之一;
来自中国建设银行总行的余际庭先生不仅在金融财政方面的课程成绩方面表现突出,而且是校园媒体中捍卫中国和中国学生利益的稿件的主要撰稿人;
甘东宇,来自中国青少年基金会,他在海外也是「希望工程」不懈的捍卫者;
袁岳,利用他在中国独立民意测验方面的有利条件,成为在包括纽约、华盛顿和哈佛校园许多重要国际论坛中有关中国社会状况的权威的介绍者。
这一群年青活跃的中坚分子,有着成功运作各项活动的能力,他们的语言能力也明显好于前辈,这使他们在哈佛的海洋中畅快自由地游泳,这种背景不仅使他们成功地将一系列的活动推动下去,更重要的是在他们毕业之后,这一系列的活动成功地制度化、组织化,使后来的中国学生有了良好的舞台能够在哈佛大展身手。
哈佛标签是身价也是挑战
当国内新创公共管理学院正掀起一股席卷中国政界及学界的「MPA热」时,肯尼迪学院26名中的21名MPA却开始收拾行装返回中国,其中12名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资深在职MPA(MC-MPA)中11人回国。据相关人士介绍,这一归国数字远远超过哈佛本校MBA今年的归国比例。
除了部分MC-MPA回原政府机构效力外,管理谘询公司是最受MPA毕业生青睐的选择。原来来自宝洁中国公司的应届MPA王拓轩先生几经选择,决定就职于一家在华开业的国际管理谘询公司。袁岳则选择创立了一家新的立足于国际化服务的管理谘询公司─「前进策略」,他在谈到自己进行的筹备工作时,乐观地预期,他将与一批卓越的有着在中国与海外知名院校受过教育和在国际顶尖谘询机构服务经验的同仁,合力开创中国本土管理谘询服务的新纪元,而社会与商业组织的转型策略(Transitional
Strategy)谘询正是他们的业务重头戏。
谈到归国的理由时,大多数的MPA对自己这样评价,我们来自于中国,我们的事业在中国,中国需要全新的MPA,我们的未来也在中国。
事实上更为深层的理由也简单,中国广阔的市场是他们生存发展的根基,而哈佛的学业令他们的事业更如虎添翼,利用好哈佛的标签,只能更有利他们的事业,这也是新一代留学人聪明之处。
从政经商MPA长袖善舞
「MPA不等于当官」袁岳一再提及这一点,「这是对于广博的基础知识、公共服务的理想、卓越的管理意识、国际化视野、扎实的服务精神的多重挑战。它不是另一次投机和获得特权的机会。但确是另一次衡量知识型管理权威的应战能力的时机。」
这种观点得到了大多数哈佛MPA们的赞同,他们认为,KSG不仅是学习公共管理知识的良好场所,也是实践公共服务技能的难得地点。与狭义的行政管理所培养的公务人员不同,MPA的学习内容更多的涉及组织管理、决策分析与研究方法、领导艺术、政策发展、政治艺术、金融与财务技能、信息管理科学,因此MPA更着眼于对于多种社会组织的领导人的培养。
这也意味着,MPA不必是公务员的选择,它更多的是训练组织领导人从公共利益、公共政策和公共环境的角度审视个体和本组织的决策,这在中国这种因社会转型而使得非市场因素常常不规范地发挥作用,或者正规的公共利益在个体组织决策中常常被忽略的条件中,MPA是一种非常有必要的职业训练。事实上,无论是国有企业的管理与转型,国际投资在中国社会环境中的文化适应,政府职能转化时期的非政府组织社会管理能力的培养,政府与政党社会动员方式的演进,都在MPA的研究焦点之中。
学成归国的MPA们建议,MPA教学内容注重公共管理,但也与MBA教学内容有很大的交叉性。KSG的教学内容有约1/3与HBS一致,两院学生也可交叉选课。在社会面临转型的条件下,偏重组织内管理的MBA与偏重公共管理的MPA事实上是密不可分的双胞胎。而在中国,这种结合更有其特殊的发挥作用的空间。
据介绍,哈佛KSG的MPA教学得益于它的由国际社会离任政要、高级谘询顾问、富有实际管理经验的教学人员组成的教学队伍。它既是世界上所有现任与前任高层管理者乐于光临的地方,也是为全球决策者提供最前卫和有效的谘询服务的地方。在国际谈判技术、政治领导艺术、非政府组织发展、政府与商业关系、国有企业改革、国际商业与政治关系、综合社会体制改革方面,KSG的谘询能力世所公认。而中国研究与交流项目,在最近的三年中,是KSG进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与KSG相比,虽然中国的MPA教学的发展很有必要,但在师资力量、教学的国际化视野、创意性的公共服务训练、对于公共服务的社会支持基础方面还有很大的差异。目前KSG与清华等大学的公共管理学院展开紧密的教学合作项目,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减少中国公共管理教学因师资力量有限而带来的限制。
中国加入WTO在即,哈佛MPA的国际化知识对于中国广大的产业和社会管理领域的变革需要,可以说正应其时。 摘自《北京青年报》2001.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