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国足冲击世界杯成功之际--追求与圆梦
几十年的足迹,几十年的追求,几十年的梦想,几十年的奋斗。中国足球冲出亚洲,历经多少风风雨雨,坎坎坷坷。2001年金秋,10月7日晚,这个历史性突破的时刻终于来到了。
|
北京球迷10月17日夜晚,开车到天安门广场庆祝中国足球队出线。 |
脚步
从1957年新中国足球运动员向世界杯决赛圈发起第一次冲击,到2001年叩开韩国日本世界杯赛的大门,44年的历程中饱含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辛和追求,苦痛与欢乐。
从1957年的印尼雅加达,直至2001年的沈阳五里河,中国足球队先后在世界杯外圈赛中与26个对手进行了58声比赛,胜39场,平7场,负12场,进126球,失48球,直接参与比赛的有近200名球员和30多名教练。经过七次不懈的冲击,终于迎来了今天的成功。
不登泰山,不知什么是高峻。当年首次发起冲击的小将,如今数人作古,健在者都已年过六旬。主力锋将年维泗回顾1957年与印度尼西亚队交锋时的情景,那个近在咫尺、势在必得的破门良机,被他一记怒射将球踢在对方门将怀中。第一次冲击划上了遗憾的句号,而年维泗悟出了参加大赛必须不断总结和掌握的两个字:经验。没有谁会埋怨他,毕竟这时的年维泗只有23岁。此后,年维泗担任过中国国家队主教练和中国足球协会主席,他的学生的学生都当上了甲A球队的主教练,中国足球依然在一次又一次失利中徘徊。
都说往事如烟,可是,诸如1985年的"5.19"和1989年的"黑色三分钟",对于亲身经历过冲击的球员和教练们来说,对于陪伴中国足球度过44年酸甜苦辣的球迷来说,每一个脚印都是那样刻骨铭心,每一次挫折都是走向成功的必要累积。
五里河体育场电动计分牌上,记录着中国足球实现历史性突破的最后一球。亿万球迷的心中,记录着中国足球为实现这一突破付出的所有努力。
|
神奇的米卢 |
请记住,这庄严的时刻。
请记住,这光荣的拼搏。
灵魂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足球竞争,同样是少年壮志不言愁。屡战屡败的中国足球不是腾飞,就是沉沦。
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丧失了竞争的意识,就有亡国恶灭种的危险。一支球队如果丧失了竞争的勇气,就有被无情淘汰的可能。中国队在著然教练米卢蒂诺维奇执教后,权用一年多的时间,不可能出现整体水平和个人能力的腾飞,却在十强赛中不打折扣地踢出了自己的正常水平,较好地处理了以前历次冲击所未能解决的痼疾。实际上,中国足协的决策、米卢个人的经验和球员群体的努力缺一不可。
4年前的大连金州,中国队在上届十强赛关键一役负于卡塔尔队。赛后,教练金志扬不明白为什么没有一名球员为此落泪。难道中国球员的素质竟低下到如此地步,连祖国荣誉的份量也掂不出吗?足球的竞争残酷无情,在缺乏自律和勤奋敬业这两种态度的球员中间,米卢的用人标准非常明确而无情,职业化改革的选择同样非常明确而无情。如今出现在中国队阵容中的球员,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淘汰法则的作用。最让人担心的球员心理素质欠佳和队伍团结问题竟然奇迹般地没有在第七次冲击的关键时刻发作。来自西方人文环境的米卢真能把握一群东方年轻人的心态和习性吗?何况中国足球在六次冲击受挫后,对足球运动的规律有着自己不会轻易动摇的理解。
中国足协在聘请米卢的时候,没有像8年前请来德国人施拉普纳时强调双重任务,不言提队冲击,恐怕当时中国足协也没有料到神奇的米卢竟在做好球员思想工作方面同样神奇。中国人在自己最擅长的思想工作中,也在向远来的米卢学习。效果是有目共睹的,在已经进行的6场十强赛中,来自11个甲A俱东部的主力队员和替补队员、老将与新人之间,权就凝聚力而言,就已经战胜了所有对手。如果说中国队的实力理应获得B组出线权,那么5胜1平,得失球9:1的绝对优势则是正确的战术安排、临场指挥和全队协力作战的结果。
一位作家说,看中国队球员列队高唱"义勇军进行曲"时的坚定目光,就知道有戏了。或许,这就是一支球队不可缺少的魂之所在。
运气
1200多年前,唐代诗人杜牧就曾有过"胜败兵家事不期"的诗句,说的是打仗。其实,打球何尝不是如此?没有了运气的成分,就没有了体育竞技胜负成败的偶然性,这正是其魅力所在。足球更是从来不否认运气的万分,有些情况下,运气也许起着决定性作用。
1992年6月,北京西郊红山口,解放军八一体工队大本营内。来自全国足球重点地区体育部门的负责人和足球界高层人士在这里小聚,参加一次原以为平平常常的会议。尽管推进足球改革和实施职业化体制的"毛毛雨"下个不停,人们仍然以那个年代固有的慢节奏面对眼前这次务虚为主的会议。不料,会议中途转移了主题,从中国足球能不能尝试职业化改革,转到怎样一步到位,完成向职业足球俱乐部体制的转轨。由此,落后的足球站到了中国体育改革的前沿。一年以后,中国足协在大连棒槌岛召开工作会议。时任国家体委主任的伍绍祖语出惊人,"全国体育界学足球"的说法,表达了对足球改革探索的肯定。
本届世界杯外围赛表明,亚洲足球整体水平进步不大,许多球队的实力甚至不及四年前的上届十强赛。由于韩国和日本队不参加争夺,大多数比赛的技术含量和球队的战术能力停滞在几年前的水准,加之分组抽签和赛程编排也对中国队有利,避开了3支曾经进入世界杯决赛圈的劲旅沙特阿拉伯、伊朗和伊拉克队,中国队所在的B组并非亚洲最高水平球队艰难度的争夺。可是,将眼界放得更宽,就能发现中国足球最大的运气既不是一次外围赛的抽签或赛程的安排,也不是裁判员的执法是否于我有利,而是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中,被选作体育改革的突破口和排头兵。足球的改革深刻引发了人们对现代竞技体育和职业化体制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带动了社会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形成了对足球本身可持续发展的物质资源和精神动力。
没有8年改革的实践,中国足球并非在竞技水平上无法突破,但是绝对无法像今天这样牵动亿万大众的心弦,也难能在人、财、物全方位获取可持续发展的资源。
希望
中国足球队冲出亚洲的胜利、可以告慰足球界先人的不仅是圆梦,而且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从改革前每年拨款几百万元,到现在二十几家俱乐部每年投入总计数亿元人民币,用于职业联赛和包括培养青少年以及教练员在内的基础建设,这种让前辈们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正在逐步成为中国足球规范运作的秩序。在昆明,在上海,在大连,在沈阳,在济南,在一处处拥有甲级足球队的地方,建起了高标准的足球训练基地,成千上万的青少年可以像足球发达国家的孩子们一样,在绿草如茵的球场上开始自己足球之路的起步。每到足球比赛上百场,报名参加北京、上海等地中小学生足球赛的球队上千支。没有这一切,便没有了中国足球冲出亚洲的社会价值。中国队主力前锋郝海东说:"出线是中国足球的目的吗?不。真正的目的是使人感到乐趣,让孩子们因为有了足球而高兴,不去吸毒和吃摇头丸。"一名踢了20多年球的老队员表达出对足球运动本质认识的升华,这才是中国足球未来的喜人前景。
在沈阳观战的上海市足协秘书长卢申谈到了这座现代国际化大都市足球一定的发展计划。明年,上海中远两支甲A球队同城进击。中国足球改革经历过先求规模后求效益的发展过程,上海市也是这样,有了两支甲A球队,可后备力量仍有结构性断档的问题。市足协筹办一次足球冬令营,邀请在海外和国内集训的上海和兄弟省市青少年球队参加,在交流中看看哪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更好,为上海足球,也为中国足球发展后劲做一次摸底。
的确,国家队冲击成功为中国足球更快发展带来了期盼已久的契机。中国足球的目标不会停留在一次冲击的成功,中国足球的努力也不会停留在一次胜利后的欢庆。路还很长,很长。
摘自〈人民网〉200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