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年俗走一遭
文/张宁静
彩蛋滚出新年来
波兰的克拉科夫过新年的方法很别致,是用好几万只色彩斑斓的蛋"滚"出来的。
克拉科夫的人们在新年的一大早,就来到城外一个绿草如茵的山坡,有些人爬山,有些人站在山脚下。爬山的人每人手上提着一个用柳条编织的篮子,篮子里是煮熟了的鸡蛋;而这些鸡蛋事先都涂上了鲜艳的彩色,因此一篮之内色彩斑斓。
大家都上到山头后,裁判一声令下,每人把自己篮中的蛋倒出来,刹那间,几十万只色彩斑斓的煮熟了的蛋顺着山坡缓缓地滚了下来,颇为奇特而壮观。
这时山坡上的人则大叫:"滚蛋!滚蛋!看谁的蛋滚得远!"而山坡下的人大叫:"加油!加油!看谁的蛋滚得远"
人声、加油声以及几十万只色彩斑斓的蛋就这样揭开了克拉科夫新年的序幕。
第一脚
英国人在新年夜很少外出或者几乎不出门,喜欢在家里一家人围炉守岁,听子夜新年的钟声。钟声响后,人们立刻奔赴教堂唱《辞岁歌》。《辞岁歌》非常感人,英国人平常不太宣泄的感情就在这时流露了:"你对旧日的朋友能不怀念?你对旧日的岁月能不怀念?旧朋友、旧时光我们爱它!来!我们为它干一杯!干!"
唱完《辞岁歌》后,挥别众人、挥别教堂就匆匆赶回家,此时所要做的就是等待"第一脚"。所谓"第一脚"就是新年凌晨第一个到访的客人。英国人普遍认为,"第一脚"是幸运使者。
"第一脚"最好是一个年轻、英俊、健康、快乐及富有的人,因为这是一个好兆。英国北部人则期待这个"第一脚"造访时最好能带3样礼物:一片面包、两根火柴、一枚硬币,有时再加一枝带着绿叶的树枝。不外乎健康快乐、富有、温暖、新年大吉大利。
"第一脚"不一定是认识的朋友,如果是陌生人,反而会更好。"第一脚"造访时,无需敲门,因为主人已经敞开大门了。"第一脚"入门后,可以长驱直入,主人也不接见,然后把3件礼物悄悄置于主人客厅的壁炉上。主人一家人虽藏在角落里目睹一切却不出来相见,因为任何声音都会把"第一"吓跑。"第一脚"放置好礼物后,就悄悄地对主人说一些祝辞。只有在这时候,主人才能打破缄默,出现相见。
不狰狞,不过年
哥伦比亚有一项最特殊的"产品":美女。但哥伦比亚最著名的并不是美女,而是它的节日。它的节日之多令人瞠目,全年中竟有近1000个,平均每天过两个半节!
新年时,哥伦比亚的每个城市上空都飘着气球、彩带或是其他的东西,天空变成彩色的世界。然后哥伦比亚的每条街上,都挂满了大大小小的魔鬼画像,有可爱的,有狰狞的,但狰狞的占绝大多数。附在这个魔鬼旁边的是与魔鬼有关的警世箴言。
哥伦比亚人对过这样狰狞的年很喜欢。他们在新年一大早就奔赴街上,看"彩色的天空",看"魔鬼",他们彼此大笑、祝福,看哪个魔鬼最好。
有些人谈着笑着还意犹未尽,只好舞起来。有些人还会大叫:"荣耀的魔鬼,我们正在这里狂欢。我们是魔鬼大王,是世界上最厉害的魔鬼大王!"如果是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除了这些话外,有些人还会大叫:"荣耀的魔鬼,波哥大是魔鬼之都!"
葡萄,美女迎新年
阿根廷盛产葡萄、葡萄酒,再加上阿根廷人的艺术气质,使阿根廷人把葡萄与美丽连在一起,因此葡萄与美丽成了新年盛事。
当新年这一天到来时,一大早,多萨省长就穿戴整齐,"当!当!当!"敲打预先挂在省长办公大楼外的钟。从现在起,一年复始了。
一年复始的第一个节目是选美―-选葡萄公主。
阿根廷一共有17个省,此时每个省推举的美女共17人。这17个美女从选美台步入参观者中,把篮中的葡萄分赠众人,与台下的人一同分享美酒与新年的快乐。
当所有人品尝过新葡萄与新酒后,这才开始选美。评选的标准并不一定以美为惟一条件,还要看看是不是有文化修养与才学。另外一个不在评选之内,但也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好酒量。
最后选出的葡萄公主就是整个新年的主角。次日的花街游行、接待包括总统这样的要员都由她出面或主持。不论她走到哪里,葡萄和葡萄酒都跟随着她,因此敬酒与干杯不断,没有海量怎成?
抛猫又一年
每到新年元旦,比利时勒贝人必有一个抛猫活动,把一只活生生的猫从8层楼高的教堂顶上抛下。猫的生死完全看它自己的造化了。抛猫活动是勒贝人新年活动的最高潮,往往5万人都到场。
勒贝人为什么喜欢抛猫呢?因为这源于一个很古老的传统。中世纪时勒贝人把猫视为不祥之物,也是扰乱安宁之物,因此要捕而杀之但捕杀又不能任意捕杀,一定要隆重地捕杀,所以抛猫活动出现了。
现在,勒贝人抛的已是假猫了。新年前,勒贝人制作了许多可爱的、巨大的长毛绒猫,做好后先在教堂里展出,然后就等在新年早晨把它们抛出去。新年当天,在早晨弥撒之后,勒贝人不分男女老幼一齐等在教堂外面,有些人穿起猫装,戴起猫面具,把自己打扮成猫。一个穿着最奇装异服的男子,在也是奇装异服的9名男女簇拥下,登上教堂的最高处,那些精心制作的长毛绒猫就一只只由教堂的高处抛如雨下了。
教堂外的勒贝人,放声高歌,尽情欢乐。而那些从教堂上抛下来的猫,事后统统送给了孤儿院,使孤儿在新年里也感温暖。勒贝人由杀猫到爱猫,再转化到对孤儿的爱,这个新年应是最美的。
(摘自《乡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