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往日名片--广州骑楼
文 / 章宁 图 / 余羽
广州市民不爱说自己,想问他们生活的过去与现在,第一句回答经常是:"都是这样啦。"到底怎样?没了下文。都说广州是个包容的城市,很多人放放心心来到这里,大胆释放出各自的习惯、方式与技能。不知不觉中,精髓被同化吸收,融合为广州的方式与特色。骑楼,就是这么无声无息、无色无味地渗入而来,自成风格。
不知不觉融进来的建筑
关于骑楼的来历有二:一是来自国外,比如在伯尔尼旧城和意大利的博洛尼亚,骑楼构成了他们幽雅的城市面貌。而在亚洲的传播,则从马六甲到广州、再到上海。二是源自中国吊脚楼,不光是广州,国内外许多地区都有。
南方沿海的骑楼,初步划分为闽派和粤派。闽派骑楼立面上堆满了浮雕图案。粤派骑楼以广州为中心,多以岭南风格为主调,兼有满州风格和欧式风格。
对于务实的广州老百姓,这种理解再人情不过。没人在意来龙去脉,骑楼就是他们居住、经商的场所,能为行人商户遮阳避雨,除了方便还是方便,所以它被喻为风雨廊。
我老爱在上下九、龙津西、人民路等地转着圈地看骑楼,结果发现,广州的骑楼建筑多数为2到4层:底层前部为骑楼柱廊,后部为店铺,两层以上是住宅,临街立面是西式造型或中西结合,彼此间连绵不断,形成柱廊。柱距4米,进深4米,净高5、6米,屋主自行建筑设计,风格各异。当然,骑楼也有无柱的。骑楼较精确的定义是:"一个有人可以活动的悬空空间"。因此在香港,阳台也叫骑楼。
不知不觉适应的人群
韩姨和老伴刘伯住在一栋说不清来历的骑楼里。没住过骑楼的人,该是连门都摸不着的。我知道门牌后还要问保安。他指着一个卖火花的妇女说:上去吧。我迷惑地走到妇女面前,她马上移开了凳和纸箱。一条深深的一人宽木楼梯,突然出现了!
我与二老聊住骑楼的家常,韩姨表示现在住得不心安,因为房子是屋主交别人转租的,现在屋主难寻,房产不定,总有人催他们搬。"这房子好老了,临街有点吵,但有四大方便,吃、看、行街、交通"我对"看"表示费解,韩姨说:"逢年过节,一些大型的活动都在这一带搞,我们住骑楼,可是大开眼界。"说到方便,刘伯也加入了,大谈以前临水近,吃蟹虾多方便。最后我问:如果有商品房还想不想住骑楼?两位老人表示,还是愿意住设施好点的住宅。
李先生是牙医,全家住在骑楼里。在他的诊所里,地砖依然保留着早期的英国货,光滑平整。李医生住骑楼的年份虽不及这砖长,却感情深厚。
骑楼里的风景渐变
我与同学去看望她姑婆那次,在骑楼住过一晚。我们整晚被老鼠吵着,后来,老鼠干脆下来蹿过我们的脚面,一晚无眠。
地道本土产骑楼设施有缺陷,没洗手间。广州人只能悄悄夜间行事,称"倒夜香"。
在广州,接受骑楼、热爱骑楼的占多数。好像那位同学的姑婆不是少钱,而是不想搬,她习惯了每天早上去"陶陶居"饮茶、天气晴好看街景的日子。
李医生同样,他说小时候一入夜,小贩们便敲着响板出动,有卖猪油糯米鸡的、云吞面的、芝麻糊的,还有拉人力车的"祥子",晃悠着一车子的油烟穿街走巷。
而胡文中印象最深的,是骑楼巷中的南乳花生肉、冬天的热蔗和头上顶着大筐、卖新鲜出炉酥皮面包的小贩。
不过最幸福的是汤国华老师,住解放路。那里的骑楼借鉴了西方文化,不但有洗手间,还有3个中国式天井。"小时候我们男孩在骑楼里捉迷藏,女孩跳橡皮筋……"
往日的风情画已经墨淡色消,今天的生活永远需要新的内容补充。
(摘自《时尚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