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表演艺术

  

  京剧是从徽剧与汉剧的基础上自然结合起来,又吸收梆子、昆、弋诸腔艺术的长处而形成的。由于京剧能博采众长,因而使京剧艺术达到了集大成的程度。

  如在唱腔方面,京剧虽然一西皮、二簧为主,但他还吸收了昆曲、弦索调、梆子腔以及一些民歌小调。因而它上演的曲调极其丰富,除西皮、二簧以外,又有昆曲、吹腔、四平调、高拨子、南梆子、民间小调、小曲等。在表演方面,京剧吸收昆曲以及历代民族歌舞中的优美动作与身段;还吸取了山、陕梆子中具有生活气息的民间演技;更发挥了徽剧原来长于演武打戏的特长;甚至杂技艺术也被吸收到京剧中来,都使之进一步戏剧化,形成了不同于前一时期的表演艺术风格。

  我们知道,明代昆山腔与弋阳腔的表演艺术已经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昆曲到了清代中叶,由于士大夫与封建上层人物一位追求典雅,追求技术上的所谓精雕细刻的唯美主义道路,使其逐渐脱离人民群众,终于看昆曲的观众,越来越少。而弋阳腔作为京腔,具有粗犷泼辣的艺术风格,但是,亦被后来蓬勃发展的地方戏所代替。花部--地方戏继承了昆、弋诸腔表演艺术,而蓬勃发展兴盛起来。作为地方戏曲的京剧,就是在继承以上各剧种传统声腔的基础上,又吸收各地民间艺术逐渐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当时进京的徽调与汉调表演艺术,具有比较深厚古老的传统艺术,正如李斗说的"来自安庆"的徽班,"色艺最优,盖于本地乱弹"。他们的脚色体制,继承了昆弋诸腔的传统,规模也比较完备,生、旦、净、末、丑具全,脚色的分工更为精细。这些都为京剧表演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所以京剧表演艺术中程式性的东西,塑造人物形象上的行当分类,诸如生、旦、净、末、丑各类型人物的唱、念、坐、打以及喜、怒、哀、乐各种不同的表演规格,是继承发展传统的戏剧艺术表现手法分不开的。这是长期以来戏曲舞台实践的宝贵经验,是我国戏曲表演艺术的传统特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