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乐器

  

  京剧的乐器 以前,多数中国剧院是三面面向观众的方形 舞台,有的甚至是四面面向观众的。在后一种情况下,也可以从后台看表演。舞台中间挂一块绣花布帘,把舞台分成两部分,后台和前台。在布帘前面,是一张桌案,上面放着不同的乐器,乐师就坐在近旁。那张桌子和乐师一起占据了舞台的一角,能被观众看到。所以京剧的乐队传统上被称为"场面"。随着京剧的形成,演唱只用两支双手笛伴奏,主笛与副笛。由于伴奏简单。演员感到演唱很艰苦,缺乏弹性,尽管声音的音乐也是很简单的,不加以修饰。后来,一位叫王小邵的乐师提议用胡琴和着双手笛演奏,他自己就是第一个胡琴师。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剧团的崐演员感到胡琴的演奏使演唱更有活力、更和谐。这种音乐伴奏方式深受人们的喜爱。尽管笛子为胡琴所取代,它们仍然用于演奏优雅的曲牌,作为演员做换衣服、哭泣、宴饮等舞台动作的伴奏,不过它们的使用日益变少,所以没有一定的常规演员,而是由胡琴和月琴的表演者演奏,王小邵第一个使用的胡琴是软弓的,另一个叫李四(李家排行老四,真名叫李春权)的是第一个用一种硬弓的胡琴,更容易产生好的效果。所以软弓胡琴很快象双手笛一样为硬弓琴所取代。鼓手必须能够处理以唱、作、打为特征的各种风格的剧目,胡琴师能够给生、旦或净等角色伴奏。一句话,鼓手和琴师必须是多才多艺的音乐家,能够适应各种风格,满足不同的需要。个人胡琴师出现在清代光绪皇帝统治初期。京剧中原先没有二胡。梅兰芳在三十年代上演《西施》时,感到京胡、月琴和弦子的混声作为他新剧的伴奏太弱、太单调。他的个人琴师许照二胡的样子创造了一种二弦琴。这就是第一把京二胡。京二胡与京胡一起演奏,会发出崐一种圆润柔和的声音。这种新创的京二胡有一段时间被叫做"梅式二胡"。它在京剧中的作用已经变得日益引人注目,并用在青衣演唱的伴奏中成为不可缺少的乐器。 大铙原是梆子戏乐器。蓍名京剧武生演员于菊生在《铁龙山》的第一个把大铙引入京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