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3日电 72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的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诞生。72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出了一条前仆后继、开拓奋进的艰辛之路、创业之路、胜利之路。
8月28日至9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踏上江西这块红色的土地。在赣州、南昌等地,他进农户、下车间,察民情、访民意,同干部群众回顾峥嵘岁月,重温火红历史,展望美好未来,共商发展大计。
始终同人民群众心连心
瑞金,被誉为“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
8月29日下午,烈日炎炎。胡锦涛和随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王刚来到瑞金叶坪革命旧址,向红军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参观毛泽东同志旧居和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会址。
这里曾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办公地。木板隔成的小屋、斑驳的桌椅、简陋的油灯,衬托出当年的艰苦条件。凭着坚定的信念和豪迈的热情,凭着对人民的深情挚爱和无限忠诚,中国共产党人荜路蓝缕,艰苦奋斗,开创了一系列“第一”:第一次“开国大典”、第一次阅兵式、第一个反腐败法规、第一次发行公债……胡锦涛说,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和所拥有的工作条件同那个时期相比,已有很大不同,但革命前辈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培育起来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永远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胡锦涛来到位于沙洲坝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旧址。1934年,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毛泽东在会上提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必须“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胡锦涛说,毛泽东同志的这一重要思想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对党的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任何时候,党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立场都不能变。
胡锦涛专程看望了大多已过90高龄的老红军代表和苏区老干部代表,向他们表示亲切慰问。他深情地说,你们当年跟随毛主席、共产党,打土豪、分田地,闹革命、求解放,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奋勇向前,为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你们的历史功绩,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当年我们党闹革命,坚持紧紧依靠人民。今天我们党和国家搞建设,同样要紧紧依靠人民,始终同人民群众心连心。
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上,老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如何,基层工作怎样围绕为群众排忧解难来加强和改进,这是总书记惦念于心的。
8月28日下午,胡锦涛一到赣州就来到解放街道中山路社区困难职工杨福生家。杨福生曾是服装厂工人,下岗后靠打零工维持生计。社区党支部帮他办理低保手续,并借钱帮他买摩托车搞出租,还为妻子安排了社区钟点工工作,现在全家生活有了一定改善。
胡锦涛和杨福生一家围坐在一起。在详细了解他们家的情况后,胡锦涛说:“你们家两口子都下了岗,生活遇到了困难,作为总书记,我感到很歉疚;但看到你们在社区帮助下困难得到了初步解决,我又感到欣慰。孩子还在上学,一定要保证她们读好书。要相信党和政府会帮助你们克服困难。生活一定会好起来。”
“党支部活起来,党员干起来,老百姓富起来”。这块竖立在瑞金市沙洲坝村村委会附近的宣传牌格外醒目。8月29日下午,胡锦涛来到这里考察。当地负责人介绍,村委会除通过村务公开栏公示有关内容外,每两个月还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接受群众质询。胡锦涛看着公示栏上写的质询内容,轻声念起来:“今年夏季遭遇历史上罕见的旱灾,村委会及时组织了抗旱,但因为没有水源,播种晚稻的季节已过,要求村里帮助农民种植其他经济作物,保证农民收入。”
“村里旱情大不大,都改种了什么?”胡锦涛关心地问。
“全村700亩地,由于旱情一大半晚稻未种下。村里主要选种大豆、红薯、蔬菜等旱秋作物,以弥补一些损失。”
“今年旱情影响了生产,要积极帮助群众克服困难。这关系他们今年的收入,一定要高度重视。”胡锦涛叮嘱当地干部。
村支部活动室的专栏上,贴着党员照片和党员帮扶对象姓名、帮扶目标、帮扶措施等内容。村支书杨海燕介绍,为帮助村民致富,支部组织了一批先富党员,对口帮助那些收入不高的农户,实行帮扶责任制。
看到专栏上村支书负责的3户联系户的情况,胡锦涛说:“你是支部书记,负责帮扶3家农户,这个做法好。”胡锦涛一一了解帮扶对象的情况。得知第一户有劳力,但缺少资金和技术,杨海燕为他担保贷款5000元,帮助他创办了小型碾米厂后,胡锦涛说:“这样的帮扶很实在。帮扶就是要讲究实效。”
接着,胡锦涛来到村级社区服务中心。这个中心是村委会为强化村级服务功能,解决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创办的。
“最近有人求助吗?”胡锦涛问值班员。
“前段时间干旱,有村民打电话要求帮助修理灌溉设备,我们通知懂机械的志愿服务者帮助解决了故障。”
“这种做法好。基层党组织关心群众生活,从为群众排忧解难、提供服务着手,创新工作方法,这样才会受到群众的欢迎。”胡锦涛对他们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努力帮助群众致富奔小康
老区如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老区人民如何更好地致富,是胡锦涛最关心的问题。他就这个问题在老区进行了深入调研。
“农民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龙头走,龙头跟着市场走”,这是于都县确立的发展新思路。8月29日,胡锦涛考察了李子园牛奶食品有限公司。这个企业吸纳了500人就业,带动3000农户养殖6000头奶牛。在察看生产线时,胡锦涛和当地干部算了一笔账:如果4口之家养3头奶牛,1头奶牛纯收入3000多元,养3头奶牛的纯收入就是近万元。按照公司的规划,如果到2005年发展到两万头的规模,不仅公司会有更大利润,还可以解决更多农户的增收问题。当地干部表示:一定抓好这个项目,让更多农民得到实惠。
“红墙绿树相映红,橘园深处是人家。”这是赣南人民对以“猪━沼━果”为模式的生态农业的描绘。胡锦涛来到会昌县小密乡半迳村钟检娣家。1997年,她承包10亩荒山种植脐橙,并在园内建设沼气池、猪栏,形成“猪━沼━果”的生态农业模式,所种果树于1999年初挂果,2002年果品收入达2.5万元,年收入4万元左右。
在兴致勃勃地察看脐橙园、沼气池和猪栏后,胡锦涛和钟检娣一家攀谈起来。听说钟检娣的儿子是农校毕业生,胡锦涛笑着说:“你们家有独特优势。懂科学,这是致富的一个重要条件。”
钟检娣说:“我是一名党员,光自己富不行,还帮了两户。县里正开展亲民为民富民活动,村里党员都在这样做。”
“看到你们富起来,并帮助群众致富,我很高兴。党在农村的政策说到底就是要让农民富起来。从你们家的情况看,农民要富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艰苦奋斗。”
老区生气勃勃的发展景象,老区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给胡锦涛留下了深刻印象。胡锦涛叮嘱当地干部:“一定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从实际出发,发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真心爱民,一心为民,诚心富民,走出一条能够加快农村发展、实现农民致富的发展道路,让老区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让老区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