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12日电 最新一期《瞭望》周刊发表文章探讨了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所面临的新的时代特点,新的变化,新的挑战,以及如何适应这些新变化新挑战,选定突破口,驱动精神文明建设的车轮,使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并驾齐驱,共同推进中国现代文明的进程。
文章写到,即将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将作出新的战略部署,中央一再强调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治国方略,必将提升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具体而言之,就是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确保十六大提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这三大文明的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从共和国30周年之际党的文献中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到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国精神文明建设已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形成了与以往迥然不同的局面。可以说,2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以来,没有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步发展,没有我们党及全国人民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精神,没有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承继,没有对被文革破坏殆尽的道德体系的修复和重建,就不可能有今天中国发展的局面的形成。
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不是仅仅依靠物质财富的增长来推进,还必须有精神动力的不断强化和提升。但是,现实中出现的种种不和谐的声音在发出信号:传承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在新的形势下正在面临种种严峻的挑战。针对当代物质文明的增长和精神文明的相对滞后,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我们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应付出更多的努力以使精神文明水平与物质文明水平相匹配。
文章指出,经历了25年的改革尤其是近10年来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洗礼,中国已然呈现出历史少有的生机勃勃昂然向上的发展局面。与此同时,经济转轨带来了社会结构的一系列深刻变化,以往相对单一的社会结构正向相对多元的社会结构演进。不同的社会阶层和不同的个体对社会变化的感受和评价不一样,对未来的预期不一样,投射到观念层面上,则是各种思想观念判然有别,这就是当前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背景。
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使中国的利益主体也发生了新的排列组合,出现了多元化趋势。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给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各种利益主体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对精神文明的理解和追求也不尽相同,表现在思想观念上,便形成一种多样化趋势。
文章还写到,中共中央党校科教部副教授牛先锋博士认为,在思想观念多样化的趋势中,仍有主流和支流之分。其中主流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社会意识形态中占据主流,马克思主义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全社会对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形成共识;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得到全社会的重视。
支流现象值得重视:一种情况是,思想保守,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抬头,在一些人群中滋生泛滥;丧失科学精神。